慶龍曾在2009年時,寫過關於邦特(4107)的分析內容,三年的時間過去,重新再檢視邦特(4107)這家公司的投資價值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公司基本面的營運,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出現明顯的惡化,每個月營收大致維持兩年前約7,000萬的水準,然而,目前的股價,卻是不到三年前高檔價格的一半,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關鍵有二:(1)台股整體投資氣氛不佳,與(2)營運毛利率大幅下降。
一般而言,會影響股價高低的原因,不外乎「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與「EPS獲利」的變化,當市場的投資人願意承受較高的風險,便會接受一家公司的「EPS獲利」沒有出現任何的變化(有時甚至轉壞),以上調「本益比」的方式,合理化股價的上漲;另一方面,當台股行情不好時,投資人由於不願意承受較高的風險,因此即使一家公司的EPS獲利沒有改變,但市場下修本益比的結果,也會直接造成股價的下跌。
今年農曆春節之前,台股整體投資氣氛不佳,所造成的系統風險,影響的便是「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大幅下修的結果,而這也是許多個股包含邦特(4107),股價紛紛跌落到歷史低檔的一大原因。
除此之外,另一個造成邦特(4107)股價下跌的原因,就是毛利率的下滑,導致EPS獲利的萎縮。
邦特的毛利率從99年第2季攀升到39.02%之後,便開始出現下滑的走勢,100年第2季時甚至掉到29.07%,而每股稅後淨利也從0.67元滑落到0.38元,100年第3季更因為匯兌損失,單季的EPS僅剩下0.27元。
進一步分析造成毛利率下滑的原因,關鍵就在於原本被寄予厚望,過去國內許多廠商投入開發均告失敗,只有邦特成功開發的高毛利率產品:藥用軟袋,2011年非但沒有拉升毛利率,甚至由於採用全自動化生產設備(初期成本高),因規模經濟不足,導致產品毛利率掉到只剩下20%,進而拖累整體毛利率。
展望2012年,由於藥用軟袋體積較傳統的塑膠或玻璃瓶小,不但運送方便,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成本也較少,因此獲得許多國際醫療機構的指定使用。
而邦特(4107)由於採用全自動化生產設備,不僅產量大增,交貨快速,產品成本也極具競爭力,因此隨著出貨量提升到全球排名第二名(全球約10家競爭者,全年需求量150億袋),在規模經濟逐漸發酵的帶動下,藥用軟袋的毛利率也從2011年年底時從20%提高到30%,在未來持續有走揚空間的條件下,預估將可以大幅改善2012年邦特(4107)的獲利表現。
【延伸閱讀】
2012-09-25 |
|
2012-09-11 |
|
2012-08-06 |
|
2012-06-13 |
|
2012-06-12 |
|
2012-06-11 |
|
2012-05-30 |
|
2012-05-24 |
|
2012-05-17 |
|
2012-04-03 |
|
2012-03-13 |
|
2012-02-24 |
|
2012-02-20 |
|
2012-02-17 |
|
2012-02-15 |
|
2012-02-08 |
|
2012-02-02 |
|
2011-11-24 |
|
2011-11-08 |
|
2011-10-15 |
|
2011-08-25 |
|
2011-08-17 |
|
2011-07-19 |
|
2011-07-04 |
|
2011-06-21 |
|
2011-04-18 |
|
2011-03-30 |
|
2011-03-21 |
|
2011-03-04 |
|
2011-03-01 |
|
2011-02-16 |
|
2011-02-14 |
|
2010-10-19 |
|
2010-09-09 |
|
2010-06-02 |
|
2010-05-24 |
|
2010-05-18 |
|
2010-04-07 |
|
2010-03-31 |
|
2010-03-25 |
|
2010-03-16 |
|
2009-11-24 |
|
2009-11-16 |
|
2009-10-23 |
|
2009-10-22 |
|
2009-10-19 |
|
2009-10-14 |
|
2009-10-07 |
|
2009-09-28 |
|
2009-09-14 |
|
2009-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