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2474)公布Q3財報,受到兩大損失與費用的影響,單季EPS掉到只剩下0.75元,創下近17年以來最低,而上一次可成單季EPS在0.75元以下,已經是2002年Q3時的0.07元,不過值得留意的是,2002年Q3雖然出現最慘烈的獲利數據,但股價卻開啟了一波從48元飆升到354元的大多頭走勢,印證「底部」是由利空所淬煉出來的股市名言。
可成(2474)公布Q3財報,受到兩大損失與費用的影響,單季EPS掉到只剩下0.75元,創下近17年以來最低,而上一次可成單季EPS在0.75元以下,已經是2002年Q3時的0.07元,不過值得留意的是,2002年Q3雖然出現最慘烈的獲利數據,但股價卻開啟了一波從48元飆升到354元的大多頭走勢,印證「底部」是由利空所淬煉出來的股市名言。
一家公司的負債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流動負債,主要指得是一年內到期的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帳款等,其目的多半是為了公司平日營運周轉所需,二則是非流動負債,又可稱為長期負債,主要指得是還款日在一年以上的負債,包括銀行借款,與發行公司債等,多半都是用於長期投資或擴充產能所需。
一般而言,「營運正在成長」且「股價又便宜」,幾乎不太容易同時出現,畢竟一家營運正在走揚的公司,自然容易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進而推升股價的上漲,不過,慶龍主張的這套「彼得林區」選股策略,從過去經驗顯示,每每都能領先市場,發現被忽略的遺珠。
可成(2474)還有一個在財務結構上令慶龍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公司幾乎沒有任何的長期負債(同非流動負債),截至今年Q2合計只有18.8億元,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遞延所得稅的17.13億元,至於一般公司會使用的長期負債,例如銀行借款、例如公司債,可成不僅完全不用,更展現「有幾分錢,做幾分事」的穩健經營風格。
可成(2474)賣掉負責iphone機殼業務的泰州廠,雖然會損失高達40%營收,但可獲得14.27億美金(約413億台幣)的現金,再扣除稅等必要成本(以10%計算)之後,公司實際可入帳的現金約372億元。
每個月慶龍都有一項研究功課必須得做,就是檢視台股所有上市櫃公司近期的股價走勢,那些股票出現「股價跌深」,且「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等四條均線糾結」的發展?而篩選出來的標的,將可作為《投資家日報》追蹤的口袋名單。關於此策略更多的分析,有興趣研究的訂戶,可參閱慶龍著書《12招獨門秘技,找出飆股基因》第1招的章節:危機入市3部曲,100萬變8600萬元。
8/25欣陸(3703)公布一則重大訊息,因應公司內部管理需求及營運規劃所需,因此決定更換美國子公司CDC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及簽證會計師,會計事務所從Marcum,LLP更換至Chen&Fan Accountancy Corporation。
翔名(8091)不僅已連續20年都能配發出股利,合計累積達66.6元,從2001年開始,更連續19年都能配發出現金股利,此外,追蹤過去20年現金股利配發的狀態,2002年到2009年現金股利大約在1元到2元之間,2010年到2018年則出現明顯增長,大幅上揚到3元到5.6元的水準,其中2017年更跳升到8.1元;再者,2019年現金股利雖掉到1.5元,但由於是為了因應公司大擴產所做的調整,因此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追蹤國喬(1312)2008年以來的獲利表現,除了2008年單年度虧損3.28元之外,目前已連續11年都能維持獲利,2014年雖然一度掉到0.31元,但很快又回升到1.62元之上,此外,今年Q1在歷經國際油價的大崩跌,國喬還是繳出獲利0.02元EPS的成績單,算是難能可貴,不過比較美中不足的是,公司雖然表面維持不錯的獲利表現,但現金股利配發明顯不足,近兩年更是「零股利」。
不斷精進更有效率的選股策略,是慶龍這幾年投資研究的重 心,其中年年賺 40%的葛林布雷神奇公式,更是一個有別於市場的獨家密技。 談到葛林布雷,稍微簡單介紹一下他的相關背景,他一方面 是美國哥倫比亞商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戈坦資本投資 (Gotham Capital)創辦人,最令世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在 過去 20 年期間,創造出平均 40%報酬率,遠遠勝過巴菲特的投 資績效。
合計有51家企業符合7%存股聖經的篩選標準,不過為了進一步縮小選股範圍,本月多設了一個技術分析的條件,就是6/30股價站上年線之上,畢竟透過「年線」可以簡單並且快速判斷,一檔股票目前的長期趨勢是偏多?還是偏空?
透過財報領先指標「合約負債的增減變化」,去挖掘被市場忽略的潛力好股,是慶龍從2016年開始,就在市場上不斷宣揚的一種投資邏輯,並具體且實際地反應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經驗上,完整內容,收錄在慶龍的著書《12招獨門秘技,找出飆股基因》第2招的章節)。
6/15日報所篩選出來符合「彼得林區」選股條件的22檔標的為例,截至今天7/13為止,只有2檔帳面是出現虧損,其餘20檔目前都是呈現正報酬,其中獲利幅度超過兩位數的,分別為創惟(6104)的正55.09%,聰泰(5474)的正53.61%、鈊象(3293)的正40.6%、京鼎(3413)的正26.95%、台郡(6269)的正22.27%、松翰的正20.66%、智冠(5478)的正15.66%、義隆(2458)的正11.46%、宇峻(3546)正11.38%。
一般而言,資產負債表中的「合約負債」,主要包括了「預收工程款」與「預收備料款」等兩大科目,而在會計處理上,雖然客戶因為預付了費用,必須得將「合約負債」歸類在流動負債上,但由於償還此負債的方式,並不是透過「金錢貨幣」,而是透過在一段指定期間內,提供「某種商品」,或「某種服務」,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不僅可視為「在手訂單」的延續,更可看作是「營收」的領先指標。
一般而言,「營運正在成長」且「股價又便宜」,幾乎不太容易同時出現,畢竟一家營運正在走揚的公司,自然容易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進而推升股價的上漲,不過,慶龍主張的這套選股策略,從過去經驗顯示,每每都能領先市場,發現被忽略的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