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1年6/24《投資家日報》內容,當友達(2409)的股價從高點42.15元起跌,跌到僅剩下18.9元時,雖然股價看似已經大幅修正,但慶龍仍然認為友達不具有任何投資價值,並呼籲【別再攤平友達(2409)了,面板產業將成另一個DRAM產業?】
當時支持的理由,主要是檢視過去8年友達的現金流量表,不難發現一個悲哀且無奈的狀況,過去8年友達一共賺進了1,929億元,但用於擴廠的資本支出卻高達5,973億元,換句話說,這種完全「入不敷出」的營運模式,不僅想要賺錢比登天還難,更是DRAM產業的完全翻版。
再者,如果台灣的面板產業僅是陷入燒錢的惡性循環,未來只要能夠等到市場供需平衡,或許還有可為之處,但不幸的事,台灣的面板產業還必須面對「新競爭者的威脅」與「替代品威脅」,而這兩個威脅,幾乎可以說具有「一槍斃命」的破壞性。
台灣面板廠商的新競爭者威脅,慶龍在2012年3/27的《投資家日報》內容中,可以說是領先所有市場資訊率先揭露,並從中國大陸國家產業政策的高度,直接點名台灣的面板廠商,將會是中國大陸推動「進口替代」的最大受害者,可延伸閱讀:【中國大陸推動進口替代,台灣面板產業悲歌將起!】
整體而言,由於面板產業技術門檻不高,加上中國大陸一年高達470億美元的進口規模,因此中國政府透過“關稅”與“扶植本土廠商”等兩大手段,未來台灣面板廠商幾乎可以說是沒有招架之力。
另一個會讓台灣面板產業造成一槍斃命的衝擊,就是替代品的威脅,具體一點講,就是下一世代的顯示器技術AMOLED,台灣廠商已經嚴重落後給競爭對手韓國三星,如果形容未來的AMOLED市場是一個擺在眼前的金山,韓國三星已經開著挖土機進入到金礦來挖寶,但台灣的面板廠商卻還只是拿著圓鍬再慢慢一點一滴地挖土。
由於具有更高畫質、更高色彩飽和度與更省電的特性,AMOLED顯示技術取代傳統的TFT-LCD幾乎已經成為未來的趨勢所在,根據工研院IEK的預估,到了2016年智慧型手機搭載AMOLED面板將達到4.3億支(滲透率43%),全球的產值將從目前的25億美元翻倍成長到56億美元以上,年複合成長將超過20%。
綜觀目前AMOLED面板的市場,韓國的三星與LG不但已經在小尺寸的智慧型手機席捲全球95%以上的市場佔有率,更將產品線延伸到中大尺寸平板電腦與電視的運用,除了5.5代廠已經順利量產,更準備興建8.5代廠,相較於台灣面板廠仍受困在3.5代廠的良率提升,下一世代顯示器技術進度嚴重落後,將讓台灣面板廠商錯失市場的先機。
【延伸閱讀】
2013-08-05 |
|
2013-07-30 |
|
2013-07-25 |
|
2013-05-06 |
|
2013-04-25 |
|
2013-03-04 |
|
2013-02-28 |
|
2013-04-22 |
|
2013-04-08 |
|
2013-03-29 |
|
2013-03-28 |
|
2013-01-24 |
|
2013-01-18 |
|
2013-01-15 |
|
2012-12-21 |
|
2012-10-19 |
|
2012-09-27 |
|
2012-09-05 |
|
2012-08-16 |
|
2012-07-30 |
|
2012-07-17 |
|
2012-07-12 |
|
2012-07-10 |
|
2012-06-04 |
|
2012-05-29 |
|
2012-05-28 |
|
2012-05-23 |
|
2012-05-22 |
|
2012-05-15 |
|
2012-05-14 |
|
2012-02-29 |
|
2011-07-18 |
|
2011-07-08 |
|
2011-01-18 |
|
2011-01-17 |
|
2010-11-26 |
|
2010-10-22 |
|
2010-10-13 |
|
2010-09-27 |
|
2010-09-23 |
|
2010-04-22 |
|
2009-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