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昨天的分析師文章關於台灣面板產業的內容。另一個會讓台灣面板產業造成一槍斃命的衝擊,就是替代品的威脅,具體一點講,就是下一世代的顯示器技術AMOLED,台灣廠商嚴重落後給競爭對手韓國三星與LGD。
上表為目前台日韓廠商在AMOLED的產能規劃,腳步最快也最積極的就屬韓國三星,4.5代廠不但已經在2010年進入量產,2012年下半年開始5.5代廠也將正式進入量產階段,同時8.5代廠的量產時間點也預計在2013年年底;而另一家韓國廠商LGD的產能規劃也很積極,不但4.5代廠已經進入量產階段,8.5代廠的產能也預計在2013年年中開出。
相較於韓國廠商在下一世代面板技術AMOLED的積極態度,台灣兩家面板廠友達(2409)與群創(3481)進度落後之多,確實讓人擔憂不已,前者2012年下半年才進入到3.5代廠的量產,4.5代廠預計還要等到2013年年中才會開出,而後者群創自始自終更只規劃3.5代廠的產能,似乎看到不戰而降的意味在裡頭。
小結這兩天的觀點,如果台灣的面板產業僅是陷入燒錢的惡性循環,未來只要能夠等到市場供需平衡,或許還有可為之處,但不幸的事,台灣的面板產業還必須面對「新競爭者的威脅」與「替代品威脅」,而這兩個威脅,幾乎可以說具有「一槍斃命」的破壞性。
透過具有邏輯的產業分析架構,可以讓投資人提早掌握趨勢的變化,避免陷入到選錯產業與選錯股票的困境中,然而,在實務的經驗中,由於多數人習慣以股價的漲跌作為判斷的依據,因此常常容易陷入到「股價已經跌得夠低」的迷思中。
以群創(3481)為例,過去幾年慶龍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1)股價已經從高點57.5元跌到接近每股淨值30元,群創跌得夠低可以買了嗎?
(2)股價已經從高點57.5元腰斬再腰斬到15元,群創跌得夠低可以買了嗎?
以股價的漲跌作為判斷的標準,是一個非常危險但卻普遍存在在多數人的觀念中,如果此時還無法搭配嚴格的「停損」機制,伴隨而來的就會是財富大縮水的災難。
總結而論,慶龍認為產業分析是股票投資最大的保障,選對產業,即使股票操作再差,也不至於遭受鉅額的虧損,但選錯產業,即使操作再好,也不容易獲利。
【延伸閱讀】
2013-08-21 |
|
2013-08-05 |
|
2013-07-30 |
|
2013-07-25 |
|
2013-05-06 |
|
2013-04-25 |
|
2013-03-04 |
|
2013-02-28 |
|
2013-04-22 |
|
2013-04-08 |
|
2013-03-29 |
|
2013-03-28 |
|
2013-01-24 |
|
2013-01-18 |
|
2013-01-15 |
|
2012-12-21 |
|
2012-10-19 |
|
2012-09-27 |
|
2012-09-05 |
|
2012-08-16 |
|
2012-07-30 |
|
2012-07-17 |
|
2012-07-12 |
|
2012-07-10 |
|
2012-06-04 |
|
2012-05-29 |
|
2012-05-28 |
|
2012-05-23 |
|
2012-05-22 |
|
2012-05-15 |
|
2012-05-14 |
|
2012-02-29 |
|
2011-07-18 |
|
2011-07-08 |
|
2011-01-18 |
|
2011-01-17 |
|
2010-11-26 |
|
2010-10-22 |
|
2010-10-13 |
|
2010-09-27 |
|
2010-09-23 |
|
2010-04-22 |
|
2009-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