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24,國內永豐金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iphone5拆解圖亮相後,並未發現旺宏(2337)及華邦電(2344)所生產的產品,因此認為9/3《電子時報》報導:台系NOR Flash雙雄旺宏(2337)和華邦(2344)首度打入蘋果供應鏈的新聞,有質疑的空間。
當時《電子時報》的原文報導如下:
蘋果(Apple)新一代iPhone智慧型手機即將亮相,相關零組件供應鏈紛傳捷報,台系NOR Flash雙雄旺宏(2337)和華邦(2344)首度打入供應鏈,其中,旺宏一直是蘋果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的NOR Flash供應商,這次在新iPhone再度連莊,華邦則是首度吃蘋果,凸顯耕耘國際大廠客戶再下一城。
惟兩家公司均表示,不針對個別客戶作評論。 即將於9月中旬問世的新一代iPhone,被視為2012年下半智慧型手機市場殺手級產品,相關零組件訂單被業者視為2012年最後一搏。
近期傳出台系NOR Flash雙雄旺宏和華邦首度打入新一代iPhone供應鏈,且傳出享有合理毛利率水準,兩家廠商首波訂單比重是7比3,後續會針對訂單數量和比重持續作調整。
不管是永豐金研究報告所說的“沒有”,或著是《電子時報》所說的“有”,似乎給人一種「公說公有理,婆說你沒道理」的困惑。
面對這樣的困惑,慶龍認為可以從兩方面來探討:
(一) 時間點的參考性:
由於iphone5的亮相時間為9/12,而《電子時報》報導的時間為產品亮相之前,因此參考價值會較亮相後的論點,來得薄弱。
(二) 營收是否有出現打入蘋果供應鏈的訂單加持效果
檢視華邦電(2344)2012年6月到8月的合併營收,老實說,並沒有感受到有蘋果大訂單加持的效果,8月份合併營收28.1億元,不僅較7月衰退7.32%,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下滑了6.32%。
換言之,縱使「首度打入蘋果供應鏈」是真有其事,但業績沒有跟著上來,仍然無法讓理性的投資人太高興。
追蹤一家公司單月營收的「月增率」或「年增率」,其實只是一個初淺的分析論點,如果要再進一步更具體的比較,慶龍認為:短期平均營收與長期平均營收的轉折點,是一個頗具參考價值的數據指標。
上圖表中,黃色的線代表華邦電(2344)以2012年8月為基準的近3月平均營收,紫色的線代表近12月的平均營收,一般而言,當黃色線(短期)黃金交叉紫色線(長期)時,代表公司營運動能出現轉強的契機,反之,如果出現死亡交叉,則代表營運動能轉弱。
上一次華邦電的短期平均營收黃金交叉長期平均營收,是發生在2009年的6月,公司營運的轉強也讓華邦電的股價在那一波的過程中,持續上漲到11元以上的價格,然而2011年之後,由於短期的平均營收始終難以超越長期的平均營收,因此在欠缺營收成長動能的條件,股價也難逃下跌的命運。
直到2012年5月,華邦電的營運才又再度出現轉強的契機,雖然目前的股價仍然在低檔徘徊, 但從最近外資的動向來看,從8月初以來不僅一路買超,iphone5推出後也未見反手賣超的動作,顯示有沒有打入蘋果供應鏈,並未讓法人感到擔心,著眼的重點仍在公司基本面的轉佳。
其次,從華邦電(2344)的技術分析觀察,華邦電股價在2012年7到9月期間,在4.5元附近打出一個堅實的底部型態,頗有預告有機會走出一波上漲的行情。
【延伸閱讀】
2013-04-26 |
|
2013-04-25 |
|
2013-04-22 |
|
2013-04-11 |
|
2013-04-09 |
|
2013-04-08 |
|
2013-01-24 |
|
2013-01-18 |
|
2013-01-15 |
|
2012-10-19 |
|
2012-09-05 |
|
2012-05-23 |
|
2012-05-22 |
|
2012-03-13 |
|
2012-0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