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檔股票的股價走勢,不如原先預期時,要有認錯停損的勇氣,然而停損的重點還有二:(1)停損要在第一時間,因為如果錯過了黃金的第一時間,停損的意義就會大大折扣。(2)停損掉的股票,只要未來還仍夠創造報酬利潤,就要有再買回來的勇氣。
所謂停損的黃金第一時間,慶龍的經驗是負15%,只要能將損害控制在這區間的範圍內,就等於保留日後東山再起的機會;另一方面,被停損掉的股票,不等於未來就完全沒機會,充其量只能說短線上機會較少,但長線上終究還是要回歸到公司基本面的發展,換句話說,只要公司的基本面,確定有繼續向上走揚的契機,即使先前被停損掉,依然可以再買回來。
重新再買回先前被停損的股票,其實是一個考驗人性的過程,尤其是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理壓力下,投資人對於曾經虧損過的股票,內心是反感的,因此,想要化解過去的陰影,確實不容易。
然而,買回曾經停損過的股票,卻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優點:
(1) 已經有一定的研究基礎:
以華邦電(2344)為例,迄今《投資家日報》一共花了超過20天的篇幅,從財報數據、談到DRAM技術、再談到產能規劃、再論到打入蘋果供應鏈的可能,這些分析的內容,其實都是對於華邦電(2344)這家公司營運掌握的基礎。
投資你所熟悉的公司,是提高賺錢機率的不二法門,然而,如果只是因為曾經在這檔股票虧過錢,就放棄追蹤、甚至不再買回來投資,不就枉費先前所有研究的工作嗎?而這些研究的內容,都有可能成為下一次從這檔股票上賺到錢的基礎。
(2) 可以快速反應利多與利空訊息:
股票市場中總是充斥著各種對公司利多或利空的訊息,有些訊息可以解讀為真正有用的資訊,但更多的訊息,充其量只不過是“市場的雜音”(甚至還是假消息),擾亂投資人的理智判斷。
什麼是有用的資訊?什麼又是市場的雜音?先來看2012年兩者關於華邦電(2344)的市場訊息:
2012年6/26
聯發科千億元合併晨星,再次引爆半導體業的合併收購話題,現在業界議論紛紛,誰是下一個具有<被買相>的業者?記憶體大廠華邦,挾著眾多優勢,出線機率高。
2012年7/4
由於美光整併瑞晶,使得整併題材蔓延盤面,華邦電因目前股價淨值比偏低,每股淨值還有高達9.5元,加以財務負擔小,仍有充沛的現金流入,股價有相當大想像空間。華邦電第2季因積極進行製程轉換、成本墊高,華邦電雖未估轉盈時間點,但力求轉盈後將進入穩定獲利階段。
不管是聯發科(2454)合併晨星,或者是美光整併瑞晶,都扯出並點名下一個會是華邦電(2344)的訊息,對慶龍來說,這些都只不過是市場上的雜音,因為背後實在很難說服並找到,華邦電應該被合併的理由。
反之,慶龍關心的,是真正能夠激勵華邦電(2344)下半年營運走揚的關鍵,也就是「先進製程轉換的進度」,轉換速度快,轉虧為盈的機會才會有,而公司能夠轉虧為盈,股價上漲也將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就目前所得到的訊息指出,華邦電(2344)在先進製程轉換的進度,已經逐漸步上軌道,整體而言,下半年的營運確實有開始期待的空間。
【延伸閱讀】
2013-05-28 |
|
2013-05-27 |
|
2013-05-06 |
|
2013-04-26 |
|
2013-04-25 |
|
2013-04-22 |
|
2013-04-11 |
|
2013-04-09 |
|
2013-04-08 |
|
2013-01-24 |
|
2013-01-18 |
|
2013-01-15 |
|
2012-10-19 |
|
2012-09-05 |
|
2012-05-23 |
|
2012-05-22 |
|
2012-03-13 |
|
2012-0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