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證所稅風暴似乎有逐漸利空淡化的發展,台股重新回到基本面,國際金融局勢再度左右行情的變化,而說到國際金融局勢,就不得不把「美元指數」的動向拿出來追蹤觀察。
所謂的「美元指數」,是反應美元在國際匯率市場上的一個重要指標,綜合加權的貨幣包括歐元、日圓、英鎊、加幣、瑞典克朗與瑞士法郎等六個國際貨幣,由於總資金規模超過1.75兆美元的國際熱錢,常常是左右「美元指數」的重要因素,因此美元指數的走勢,往往可用來窺知國際熱錢「用腳投票」的動向。
整體而言,美元指數落在74~84美元,對新興市場(包含台灣)而言,是一個安全的區間範圍,但不管是跌落到74元以下(代表美國出事了),或升破84美元以上(代表歐洲出事、或美國經濟大好),對新興市場而言,都會是一場災難的開始。
2010年6月希臘債務問題第一次浮出檯面,讓美元指數一路勁揚到88.71元;2011年4月18日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將美國政府債券評等前景由“展望“向下調整到“負面”,讓美元指數跌落到72.7元,同年8月標準普爾再補上一槍,正式結束美債自1941年從未被向下調整的紀錄,將評等從AAA等級調降到AA+,也讓美元指數下滑到73.42元。
歐洲出事,美國出事,對像台灣這樣的新興國家又有何影響?關鍵就在於國際熱錢多源自於歐美等先進國家,因此當國家出事時,在「班師回朝救火」的情況下,新興市場的股市就會成為國際熱錢的提款機。
近日美元指數最高來到離84元的警戒線僅差一步之遙,顯示國際資金有大量回流美國的發展。
不可否認,在當前國際金融局勢不明朗的條件下,台股的操作難度確實提高許多,但慶龍認為越是艱困的大環境,越可以凸顯出《投資家日報》的專業價值,由於我們秉持「好公司」與「好價格」的投資原則,並嚴格遵守二高一低(高現金殖利率,高成長與低本益比)的選股條件,因此即使在艱困的行情中,依然仍逆勢突圍,創造合理的投資績效。
【延伸閱讀】
2013-05-20 |
|
2013-03-08 |
|
2013-03-05 |
|
2013-03-01 |
|
2013-02-21 |
|
2013-02-07 |
|
2013-01-29 |
|
2012-11-12 |
|
2012-10-22 |
|
2012-10-15 |
|
2012-09-17 |
|
2012-09-14 |
|
2012-09-07 |
|
2012-07-09 |
|
2012-06-27 |
|
2012-06-26 |
|
2012-06-25 |
|
2011-11-17 |
|
2011-11-15 |
|
2012-04-25 |
|
2012-04-24 |
|
2012-04-18 |
|
2011-11-07 |
|
2011-10-25 |
|
2011-10-18 |
|
2011-10-13 |
|
2011-10-11 |
|
2011-08-05 |
|
2010-05-25 |
|
2010-05-11 |
|
2010-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