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後,台灣景氣對策信號第一次從「黃藍燈」掉到「藍燈」的時間點為1990年6月,當時台股7月底的指數為5,038點,距離10月底的最低點2,912點,仍然有超過2,000點的下跌空間,然而,在同一個循環裡,12月份再度亮起「藍燈」,但由於台股已經落到5,000點以下(3,938點),因此也確立了這一波台股下跌的底部位置。
相同的情形,也發生在第二次亮起「藍燈」的狀況,1995年10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從22分滑落到15分,然而,由於11月底台股的指數已經跌到4,702點,因此也直接確立了當時台股落底的條件。
至於第三次亮起「藍燈」(1998年7月),由於當時台股的指數仍在7,218點,與1999年2月時的低點5,920點,仍然存在1,200點的下跌空間。
除了1990年代時的三次,2000年以後,台灣也有四次景氣對策信號亮起「藍燈」的狀況。
第四次台灣經濟陷入「藍燈」的景氣低迷,發生在2000年網路泡沫期間,長達15個月之久的「藍燈」,也創下台灣有史以來最長的紀錄;而開啟這一波史上最長「藍燈」階段,則是從2000年12月開始,當時由於台股的指數仍在5,440點,因此不構成慶龍所設定「中長期底部」的兩個條件(藍燈+5,000點以下),如果以2001年10月的最低點3,782點計算,兩者的差距,仍然有超過1,600點的下跌空間。 (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2012-06-25 |
||
2011-11-17 |
||
2011-11-15 |
||
2012-04-25 |
||
2012-04-24 |
||
2012-04-18 |
||
2011-11-07 |
||
2011-10-25 |
||
2011-10-18 |
||
2011-10-13 |
||
2011-10-11 |
||
2011-08-05 |
||
2010-05-25 |
||
2010-05-11 |
||
2010-05-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