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過於求」的狀況,慶龍大膽預估將在未來1到2年之間,不斷地在太陽能產業的供應鏈上真實上演。
稍為回顧一下,2008年以前太陽能產業上游多晶矽的全球供給與需求的狀況,由於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結果,也造成相關廠商「暴利」的經營績效,然而2009年以後,市場供給與需求就呈現非常劇烈的震盪,時而供不應求,時而供過於求,但整體而言,從近幾年全球太陽能廠商積極擴充產能的速度來看,2011年~2012年供過於求的缺口將持續擴大,甚至將有機會重現甚至超越2009年金融海嘯時期高達18.4%的缺口。
2009年當時國內太陽能廠商的獲利,可以說是從天堂掉到地獄,中美晶(5483)EPS從前一年的8.03元降到1.69元,綠能(3519)從13.91元降到0.82元,茂迪(6244)從9.23元降到0.44元,益通(3452)甚至從大賺12.07元翻轉成大賠12.63元。
從上述這四家太陽能廠商的獲利起伏來看,不難看出「供過於求」將對一個產業產生多大的殺傷力。
【延伸閱讀】
2011-08-23 |
|
2011-07-12 |
|
2011-06-29 |
|
2011-05-30 |
|
2011-03-29 |
|
2010-12-15 |
|
2010-11-12 |
|
2010-07-07 |
|
2010-05-19 |
|
2010-04-29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