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基本面看似“欣欣向榮”的聯詠(3034),慶龍卻提出不以為然的看法,主要的理由有三:
(一) 目前市價已達到合理的價格。
第一點關於價格已經偏高的論述,其實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若以今明兩年聯詠(3034)的EPS獲利預估為7元~8元來看,以2013年7月1日股價最高147.5元來看,聯詠的本益比分別達到18倍~20倍。
20倍的本益比,是高?還是低?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是跟自己比,二是跟其他人比。
跟自己比的部分,投資人可以參考近8年來,18的本益比可以視為聯詠(3034)的天險價格,縱使主力產品大尺寸驅動IC在2007年最為風光的時候,當時下游廠商友達(2409)EPS大賺7.22元,奇美電EPS大賺6.51元,市場給予聯詠的最高本益比,依然只在16倍~18倍之間,換言之,目前聯詠的股價位置,已經相當於2007年面板產業最風光時所創造出來的高基期價格。
再者,近期外資紛紛調高聯詠(3034)的目標價,有一個很大的市場關鍵,就是受到聯詠打入蘋果iPad Mini供應鏈的利多題材,聯詠這次接到蘋果訂單的毛利率為何?留待以後再來討論,暫且就以市場對於「吃到蘋果」的想像空間,確實就能激勵股價有短線上的激情表現。
然而,慶龍以為,台股中任何一檔具有蘋果概念股的股票,其合理的本益比至少要以在美國掛牌的蘋果股價作為判斷的標準,換言之,當目前全球最強勢的科技股Apple的本益比都只有10倍時,相關供應鏈的股票若本益比超過18倍,就有偏高的風險了。
(二) 主力產品大尺寸驅動IC成長已趨緩,未來還有中國業者替代的風險。
過去支持聯詠(3034)業績的主力產品,是大尺寸的TV市場,然而,全球液晶電視快速成長的階段已經過去,年增率從2010年的31%下降到2011年的8%,2012年預估將再下降到5%,而5%年增率背後的意義,就是產業正式進入到「低成長」與「低毛利率」的階段。
為了擺脫大尺寸TV市場進入「雙低」的困境,聯詠近幾年開始轉往中小尺寸的面板市場,目前佔總體營收的比重約在28%。
(三) 最具成長潛力的中小尺寸驅動IC,競爭者眾多。
然而,中小尺寸的面板驅動IC,國際上除了要面對韓國最大IC設計公司Silicon Works強力競爭高階的市場,中低階的市場還要面國內例如奇景、旭曜、奕力與矽創等廠商的搶食。
【延伸閱讀】
2013-07-30 |
|
2013-07-25 |
|
2013-05-06 |
|
2013-04-25 |
|
2013-03-04 |
|
2013-02-28 |
|
2013-04-22 |
|
2013-04-08 |
|
2013-03-29 |
|
2013-03-28 |
|
2013-01-24 |
|
2013-01-18 |
|
2013-01-15 |
|
2012-12-21 |
|
2012-10-19 |
|
2012-09-27 |
|
2012-09-05 |
|
2012-08-16 |
|
2012-07-30 |
|
2012-07-17 |
|
2012-07-12 |
|
2012-07-10 |
|
2012-06-04 |
|
2012-05-29 |
|
2012-05-28 |
|
2012-05-23 |
|
2012-05-22 |
|
2012-05-15 |
|
2012-05-14 |
|
2012-02-29 |
|
2011-07-18 |
|
2011-07-08 |
|
2011-01-18 |
|
2011-01-17 |
|
2010-11-26 |
|
2010-10-22 |
|
2010-10-13 |
|
2010-09-27 |
|
2010-09-23 |
|
2010-04-22 |
|
2009-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