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中,有許多的投資人甚至分析師,習慣以追蹤外資在期貨的布局,或著依據上市櫃公司所公布的財報數據,推論台股接下來的發展,是要向上?還是要向下?但慶龍的經驗卻顯示,這樣的研究方向,卻常常容易掉入多頭所設下的騙局。
關於這個「多頭所設下的騙局」,可將時間拉回到2013年10月底到11月初的這段期間。
當時外資在台股期貨淨多單的餘額,僅在10個交易日,就迅速由正11,173口,翻轉到負16,639口,一來一往相差2.78萬口,若以每口期貨契約價值約166萬推算,相當於外資在這段期間大賣台股現貨461億元,外資如此積極做空的心態,也讓當時台股的投資人普遍認為,指數有進一步回測年線(7,895)的風險。
此外,基本面的狀況也不盡理想,因為追蹤2013年Q3的季報,台灣電子產業由於面臨到中國本土廠商的崛起,與產業典範移轉等負面衝擊,上市櫃公司獲利表現不如預期的比率,竟高達63%,其中「差於預期」的次產業,包括NB代工、台灣雙品牌、面板、飲料代工、觸控、與部分的PCB廠商,與最後實際獲利與原先預期的差距,都有2位數以上的落差。
然而,就在外資籌碼面與台股基本面,表現皆不理想之際,一般投資人不僅對台股戒慎恐懼望之卻步,更掉入到多方所設下的「多頭騙局」中,因為最後的結果,台股非但沒有回測年線,更開啟了一波高達1,500點的大漲行情。
從上述的內容,可以歸結一個結論,就是觀察追蹤「外資期貨的變化」與「上市櫃公司的財報數據」,並不是一個可以準確掌握台股轉折點的有用資訊,換言之,投資人如果太依賴這個不太準的觀察指標,未來恐怕「失望」會多於「希望」了。
【延伸閱讀】:
2014-01-03 |
|
2013-10-19 |
|
2013-08-01 |
|
2013-07-08 |
|
2013-07-29 |
|
2013-07-23 |
|
2013-07-05 |
|
2013-04-29 |
|
2013-04-10 |
|
2013-02-12 |
|
2013-02-05 |
|
2012-11-01 |
|
2012-10-25 |
|
2012-10-23 |
|
2012-10-22 |
|
2012-09-20 |
|
2012-09-14 |
|
2012-09-07 |
|
201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