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先前指出今年台股的投資價值並不是建立在「物美價廉」的條件上,而是獲利大幅成長的「轉機」題材上。
2012年拖累台股整體獲利,合計虧損超過2,500億台幣的四大「慘」業(面板、DRAM、太陽能與LED),2013年不僅在股價上蛻變成驚奇四超人,在企業獲利上,更將紛紛出現轉虧為盈的契機。
當拖油瓶不再是拖油瓶時,2013年台股整體企業的獲利表現,在去年基期較低的情況下,將出現跳耀式的成長,而根據Bloomberg的資料顯示,台灣今年企業的獲利成長可達到33%。
33%的獲利年增率,擺在亞洲各國的行列,不但僅次於日本的40%,高居第2位,更較泰國22%、印尼15%、中國12%、香港11%、菲律賓11%與印度10%高出一大截;另一方面,雖然台灣在獲利成長率高居亞洲第2,但今年股市的漲幅卻僅在中段班,分別落後給日本、菲律賓與印尼。
在正常的情況,「轉機」比「物美價廉」更能吸引股市投資者的目光,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企業整體獲利成長40%的同時,日股的表現即使最近有較大回檔,但依然能夠大漲25%之多,反觀台灣,今年的獲利轉機顯然並沒有合理反應在股市該有的表現。
或許許多投資人會認為,目前執政者政策的反反覆覆,實體經濟的每況愈下,都是造成台股「悶」的理由,但從基本面來看,加上干擾台股一年多的證所稅議題,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版本後,也將正式走入歷史,今年的台股都不宜有過度悲觀的想法。可延伸閱讀:【證所稅的干擾走入歷史,點火台股的人將重新歸隊!】
此外,7~8月就台北股市而言,有一個比較不利指數的影響,由於今年將合計發放7,090億元的現金股利,因此預計指數將會蒸發254點,其中台積電影響27.9點、鴻海6.4點、中華電14.9點、聯發科4.4點,整體而言,雖然指數空間有限,但只要有基本面的個股,依然有表現的空間。
此外,9月之後,由於進入電子旺季,加上現金股利配發到手,因此將可提供台股上漲的動力來源。
【延伸閱讀】
2013-08-13 |
|
2013-08-09 |
|
2013-06-25 |
|
2013-06-13 |
|
2013-06-11 |
|
2013-06-10 |
|
2013-06-04 |
|
2013-05-20 |
|
2013-03-08 |
|
2013-03-05 |
|
2013-03-01 |
|
2013-02-21 |
|
2013-02-07 |
|
2013-01-29 |
|
2012-11-12 |
|
2012-10-22 |
|
2012-10-15 |
|
2012-09-17 |
|
2012-09-14 |
|
2012-09-07 |
|
2012-07-09 |
|
2012-06-27 |
|
2012-06-26 |
|
2012-06-25 |
|
2011-11-17 |
|
2011-11-15 |
|
2012-04-25 |
|
2012-04-24 |
|
2012-04-18 |
|
2011-11-07 |
|
2011-10-25 |
|
2011-10-18 |
|
2011-10-13 |
|
2011-10-11 |
|
2011-08-05 |
|
2010-05-25 |
|
2010-05-11 |
|
2010-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