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務報表的分析中,存貨周轉次數可視為公司未來營運的先行指標,周轉次數提高,代表公司營運好轉,獲利與股價自然會水漲船高,反之,周轉次數下降,代表公司營運轉差,獲利與股價下跌的壓力就會大增。
在分析存貨周轉次數時,為了方便理解,慶龍習慣會再做一個加工的動作,就是將它換算成存貨周轉天數,計算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期間天數/存貨周轉次數,以勤誠(8210)為例,2012年第3季的存貨周轉次數為2.06,因此存貨周轉天數的計算方式就是90/2.06=43.68,換言之,勤誠2012年第三季消化公司所有庫存的時間,需要花費43.68天。
有了第三季的數據,再繼續往前延伸過去的歷史季度,就可以出現一個趨勢與方向,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再以勤誠為例,最近四季的存貨週轉天數分別為43.69天、ˋ46.39天、56.25天與65.69天,不但存貨周轉天數已接近45%的斜度下降,與高峰時的65.69天相比(2011年Q4),更是整整少了22天之多,即使與2011年同期相比,也從54.22天下滑到43.69天。
勤誠(8210)過去四季存貨週轉天數的陡降,顯示公司現階段的營運狀況非常好,而在目前全球經濟都陷入低迷的大環境下,勤誠還能有這樣的表現不但凸顯出可貴之處,背後所屬的伺服器產業,更是值得深入研究探討。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勤誠(8210)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過去崛起的故事?以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慶龍分享一小段過去獨家專訪董事長陳美琪的內容。
1983年成立的勤誠(8210),是亞洲第1家從事電腦機殼的製造商,並在1999年開始跨足高階伺服器市場,專注高毛利伺服器的產品開發,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勤誠(8210)成功轉型為伺服器機殼廠,伺服器相關業務已占整體營收超過8成,擁有全方位的個人電腦、直立式伺服器、以及機架式伺服器完整解決方案,並且在北美、英國、荷蘭、中國大陸等地設有分公司,員工總數高達1,700人。
「剛成立的時候,勤誠並不是直接做電腦機殼,而是先做電腦磁片內銷,」陳美琪說,1983年個人電腦正處於起步階段,當時的電腦磁片每片售價超過1,000元,而且只能單面存取,但勤誠卻發現,只要在磁片邊緣打洞,就能夠雙面存取,讓使用者節省一半的費用,於是便與工廠合作開發打孔機,自此勤誠便順利打響名號。
成功踏出第一步後,由於看好個人電腦的發展趨勢,同一年勤誠很快地就決定專注往電腦機殼的研發製造發展,並且在外銷雜誌上刊登廣告,積極開發海外市場,這個一度被同業嘲笑的舉動,卻成為勤誠營運突飛猛進,成為台灣最大電腦機殼製造商的最大關鍵。(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2013-02-18 |
|
2013-01-22 |
|
2013-01-11 |
|
2012-12-13 |
|
2012-12-03 |
|
2012-10-30 |
|
2012-09-25 |
|
2012-09-11 |
|
2012-08-06 |
|
2012-06-13 |
|
2012-06-12 |
|
2012-06-11 |
|
2012-05-30 |
|
2012-05-24 |
|
2012-05-17 |
|
2012-04-03 |
|
2012-03-13 |
|
2012-02-24 |
|
2012-02-20 |
|
2012-02-17 |
|
2012-02-15 |
|
2012-02-08 |
|
2012-02-02 |
|
2011-11-24 |
|
2011-11-08 |
|
2011-10-15 |
|
2011-08-25 |
|
2011-08-17 |
|
2011-07-19 |
|
2011-07-04 |
|
2011-06-21 |
|
2011-04-18 |
|
2011-03-30 |
|
2011-03-21 |
|
2011-03-04 |
|
2011-03-01 |
|
2011-02-16 |
|
2011-02-14 |
|
2010-10-19 |
|
2010-09-09 |
|
2010-06-02 |
|
2010-05-24 |
|
2010-05-18 |
|
2010-04-07 |
|
2010-03-31 |
|
2010-03-25 |
|
2010-03-16 |
|
2009-11-24 |
|
2009-11-16 |
|
2009-10-23 |
|
2009-10-22 |
|
2009-10-19 |
|
2009-10-14 |
|
2009-10-07 |
|
2009-09-28 |
|
2009-09-14 |
|
2009-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