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手持裝置市場的崛起,加上無線寬頻網路的普及,行動上網的商機儼然成為國際大廠爭相競逐的市場,除此之外,從美國Amazon(亞馬遜)推出199美元超低價的平板電腦來看,「不賺硬體錢,賺軟體錢」的經營模式頓時成為王道。然而,國際大廠想要賺軟體錢,除了本身要有豐富的Content例如電子書、影音音樂、或App之外,還必須要有足夠的基礎設備,才能應付龐大的上網流量需求。
一般而言,平均每600台的智慧型手機,或每122台的平板電腦,就需要一台伺服器來處理流量,若以iphone5預估銷售量1.5億台推估,為了讓蘋果迷可以完全恣意在網路的世界中,至少需要架設25萬台的伺服器,才能滿足龐大的資料處理需求。
換言之,伺服器的架設工程將會是未來幾年國際大廠的重頭戲,以蘋果Apple為例,2001年到2009年9年的期間,資本支出合計僅有46.8億美元,但2011年與2012年單這兩年,蘋果就分別投入46億美元與80億美元作為資本支出,不但成長率以接近45%的仰角暴衝,手筆之大也凸顯出蘋果佈局未來的決心。
蘋果2012年8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其中9億美元作為Apple直營店的擴充,50億美元作為生產設備的投資,而20億美元則用於Datacenter的建置,分別在美國的北卡羅納州與內華達州各投入10億美元,而亞洲的香港則預計在2013年投入建置。
Apple如此積極在投入Datacenter的建置,其實只是冰山的一角,它背後所代表的產業意義,將是伺服器產業已經進入到快速成長的階段,而相對應的廠商,這幾年的營運前景勢必將水漲船高。
【延伸閱讀】
2012-01-13 |
|
2011-09-19 |
|
2011-09-14 |
|
2011-08-04 |
|
2010-01-11 |
|
2010-01-05 |
|
2010-01-04 |
|
2009-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