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與流行時尚為伍,就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消費者喜歡的東西送上市,」聚陽(1477)董事長接受周理平接受慶龍專訪時說。以ZARA為例,每週推出二次新品上市,每一件衣服從開始設計,到出現在門市裡銷售的時間不超過半個月,每年ZARA新設計推出衣服款式超過2萬件,「對任何供應商而言,要跟上這種與時間賽跑的營運模式,都是一項大挑戰。」
「去年開始,聚陽就非常積極推動上中下游垂直整合,」周理平說,推動垂直整合的目的,除了最近幾年聚陽(1477)的規模愈來愈大,垂直整合對聚陽(1477)愈來愈重要之外,也是為了因應消費者對「快速時尚」的流行趨勢。
周理平強調,聚陽(1477)並不打算花大錢購併其它廠商,而是會以策略結盟的方式,從上游原料端到下游通路商,做一個成衣製造全流程的整合。
「這是一種以供應鏈觀念為出發點的虛擬整合,」他解釋,供應鏈的上中下游,如果能夠在同一時間、同一平台上傳遞資訊,供應商就能事前先把許多常會使用的東西準備好,來因應快速時尚所需的快速生產。
他舉例,如果上游原料商可以在下游品牌業者設計最新款式成衣時,就知道當季款式的顏色,那麼原料商就能夠事先針對最新的設計備料,「只要供應鏈裡的所有供應商,都像這樣按部就班事先準備好,那麼只要下游設計一定案,供應商就可以很快啟動生產流程。」
「趕流行,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周理平打趣的說。
除了打入ZARA、日本UNIQLO等知名平價時尚品牌供應鏈外,一向主打中低價市場的聚陽(1477),也透過提供協同設計服務的方式,積極搶占Wal-Mart、Target、中國大潤發等通路商自有品牌的成衣代工業務。
「聚陽很早就看到通路商發展自有品牌的趨勢,並且主動跟他們談合作,才能順利拿下來自通路商品牌的訂單,」周理平說,早期的通路商都是直接向品牌業者採購成衣上架銷售,直到最近20、30年開始,通路商才開始有了自己的品牌,「因為通路商發現自有品牌的獲利比較好。」
他解釋,和過去通路商向品牌廠採購的經營模式相較,通路商自行經營品牌,直接向製造商下訂單,中間可以省去代理商、品牌商分享利潤,不僅通路商和製造商可以獲得的利潤都較過去增加,消費者也可以買到比較便宜的衣服,是一種創造「三贏」的經營模式。
「通路商發展自有品牌最大的困難,就在於設計方面的資源不足,」周理平說,隨著跨入自有品牌時間愈來,通路商在設計、採購的能力愈來愈強,但也不可能像ZARA一樣,打造一個超過300人的設計中心,因此在設計上,通路上會需要藉重供應商的能力。
而聚陽(1477)所採取的策略,就是成為通路商發展品牌的策略夥伴,提供協同設計服務,「現在聚陽有20幾位設計師,負責協助通路商設計產品。」
「這樣的合作模式,和電子產業常提到的ODM(設計代工)有點像,」周理平說,協助通路商進行設計,讓聚陽(1477)可以掌握「怎麼做」這個動作,並且進一步知道怎麼做才能用比較低的成本,做出最好的產品。
【延伸閱讀】
2012-06-20 |
|
2012-06-06 |
|
2012-06-05 |
|
2012-05-07 |
|
2012-04-11 |
|
2012-03-08 |
|
2012-02-25 |
|
2012-02-22 |
|
2012-02-01 |
|
2012-01-05 |
|
2011-12-29 |
|
2011-12-15 |
|
2011-12-08 |
|
2011-11-29 |
|
2011-11-14 |
|
2011-10-28 |
|
2011-09-27 |
|
2011-09-14 |
|
2011-09-01 |
|
2011-08-30 |
|
2011-08-04 |
|
2011-07-15 |
|
2011-06-27 |
|
2011-06-23 |
|
2011-04-25 |
|
2011-04-06 |
|
2011-03-22 |
|
2011-02-15 |
|
2011-01-12 |
|
2010-11-30 |
|
2010-10-28 |
|
2010-10-07 |
|
2010-09-24 |
|
2010-08-30 |
|
2010-07-08 |
|
2010-06-15 |
|
2010-06-07 |
|
2010-05-26 |
|
2010-04-20 |
|
2010-03-30 |
|
2010-03-22 |
|
2010-03-15 |
|
2010-03-02 |
|
2010-02-26 |
|
2010-02-12 |
|
2009-11-27 |
|
2009-11-13 |
|
2009-11-09 |
|
2009-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