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確認台股中具有中國通路概念的公司,目前在中國市場的經營實況,《投資家研究團隊》前進第一線,繼拜訪麗嬰房(2911)林泰生董事長之後,近日再度前往新焦點(9106),專訪麗車坊事業部總裁蔡明輝先生。
蔡明輝總裁在接受慶龍專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市場絕對不是有在台灣10~20年經驗,就可以完全複製的一個市場,更不是有完善後勤管理經驗,就一定會成功的市場」蔡明輝強調,想在中國大陸做品牌,還要抓住對的時機,才能維持長期穩定的發展,他以新焦點(9106)所處的汽車售後市場服務為例,早在十年前,中國大陸對於汽車需求還非常低,私家車仍未普及的時候,就已經有Autobus等日系廠商嘗試在中國大陸經營汽車售後市場的服務通路,當時日商的想法是:未來中國大陸的汽車需求一定會起來,所以先行進去卡位,並且教育中國大陸民眾養成使用汽車售後市場服務通路的習慣。
「十年之後,中國大陸汽車市場真的起來了」蔡明輝說,統計2010年中國汽車年產量與銷售量,雙雙突破1800萬輛的數字,不但連續兩年穩坐全球No.1的寶座,更一舉刷新美國所創下1700萬輛的全球紀錄,而近幾年中國汽車保有量也以驚人的速度快速攀升,從2001年時的為1,802萬輛,到2010年逾8500萬輛,預估2012年時將可以正式突破1億台的數目。然而,那些最早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日系廠商,早已在中國大陸銷聲匿跡。
蔡明輝分析,日商在中國鎩羽而歸的主因,就在於進入時機太早,十年前的中國大陸,民眾對汽車需求低,加上稅務制度根本還是「人治」階段,往往繳稅的多寡,是決定在與官員的一通電話,或是一場飯局裡,逃漏稅的情況也如家常便飯。
「同樣營收一千萬的公司,人家只繳一百萬的稅,你卻要繳三百萬,要怎麼跟人家競爭?」蔡明輝說,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切講究循規蹈矩的日商,根本無法生存。
相較之下,新焦點(9106)選擇在2006年進入中國大陸的時機,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蔡明輝解釋,五年前中國大陸的年輕人價值觀逐漸改變,在買房和買車間選擇先買車的年輕人愈來愈多,且2007~2008年中國大陸政府開放改裝車市場後,鋁圈、大燈、輪胎這些配件的需求大幅增加,且稅務制度上也慢慢成規,因此新焦點(9106)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教育客戶,加上台灣25年經驗累積的賣場管理經驗,讓新焦點(9106)能夠穩定且順利的在中國大陸發展。
【延伸閱讀】
2011-04-06 |
|
2011-03-22 |
|
2011-02-15 |
|
2011-01-12 |
|
2010-11-30 |
|
2010-10-28 |
|
2010-10-07 |
|
2010-08-30 |
|
2010-07-08 |
|
2010-06-15 |
|
2010-06-07 |
|
2010-05-26 |
|
2010-04-20 |
|
2010-03-30 |
|
2010-03-22 |
|
2010-03-15 |
|
2010-02-26 |
|
2009-11-13 |
|
2009-11-09 |
|
2009-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