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是東洋(4105)未來大成長的主力」曾天賜表示,過去東洋(4105)超過90%的營收來自台灣市場,銷售對象多為國內各類醫療機構與診所,然而台灣人口少,市場規模先天就有所限制,即便轉型朝利基型藥品發展,想要在營運上展現爆發力,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就勢在必行。
「海外市場的規模實在是太大了!」曾天賜說,以台灣和中國兩個市場為例,2010年台灣製藥及醫材市場總值約58.2億美元,5年複合成長率約3.9%;而中國2010年製藥及醫材市場總值則為337.1億美元,不僅5年複合成長率7.7%較台灣高,規模更達台灣的5.8倍,他強調:5.8倍的規模差距,未來只會愈拉愈大!
因此東洋(4105)也看準了中國市場的商機,早在1993年便開始了在中國市場的佈局,至今已成立上海旭東海普、榮港生技(北京)、東源生物醫藥(上海)、江蘇東揚醫藥等轉投資公司,這其中又以東洋持股55%、上海市政府持股45%,在中國已擁有逾200張藥證的「上海旭東海普」為東洋(4105)在中國最主要的獲利來源,統計2010年前3季東洋(4105)所認列上海旭東海普的轉投資收益為新台幣1.005億元,這個數字,已是東洋(4105)在2010年前3季總獲利3.296億的22%。
展望未來,隨著海外市場的持續拓展與新藥研發的開花結果,未來幾年將是東洋(4105)的黃金成長期,因此曾天賜也信心滿滿的說:「東洋(4105)會持續努力,絕對不會讓投資人失望」。
【延伸閱讀】
2011-05-11 |
|
2011-06-23 |
|
2011-05-31 |
|
2011-04-25 |
|
2011-03-22 |
|
2011-03-22 |
|
2011-01-12 |
|
2010-10-28 |
|
2010-09-24 |
|
2010-08-30 |
|
2010-07-08 |
|
2010-06-15 |
|
2010-06-07 |
|
2010-04-20 |
|
2010-03-15 |
|
2010-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