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段慶龍在2011年時的一段操作經驗,當年度在7月底以前,由於所布局的股票羅昇(8374)、大華金屬(9905)與大眾銀(2847)分別出現了177.84%、94.65%與19.07%的累積報酬率,因此也帶動當時,截至7月底以前的年度績效超越60%以上。
分享一段慶龍在2011年時的一段操作經驗,當年度在7月底以前,由於所布局的股票羅昇(8374)、大華金屬(9905)與大眾銀(2847)分別出現了177.84%、94.65%與19.07%的累積報酬率,因此也帶動當時,截至7月底以前的年度績效超越60%以上。
根據歐洲股神科斯托蘭尼的觀點,影響股市上漲或下跌的因素只有2個,一是資金,二是信心,市場資金的多寡,控制權落在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而央行可透過降(升)銀行的基準利率,或降(升)銀行的存款準備率,甚至印鈔票的方式,調整流通市場資金的多寡,至於信心的部分,則完全取決於投資人的預期心理,預期行情會好,則帶動資金湧入股市,預期行情轉差,則保留現金不做投資。
近幾年,股票市場流行著一種懶人投資術,大力鼓吹非專業,或無暇理財的投資人,最簡單,也最有效率的投資策略,就是投資類似台灣50(0050)這種指數型基金ETF,因為根據長期的統計資料顯示,其績效不但不會輸給一般股票型基金,甚至有時還會出現技冠群雄的好成績。
整體而言,《投資家日報:白金版》的專業價值有二,一是在行情好時,可以幫助訂戶創造投資獲利極大化的績效表現,二是當遇到行情不好時,又可協助訂戶,在有效率的退場機制下,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
延續前一篇的分析師文章;當然,持有的股票家數越多,投資人承受的「非系統風險」就越低,但另一方面,過於分散的投資組合,卻會導致投資人想要戰勝大盤的機會也會相對較少。因此「風險」與「報酬」之間,如果夠取得最佳的平衡,就必須得回歸到投資組合的配置上。
身邊有許多朋友,常常會問慶龍一個問題:「現在有什麼股票可以買?」慶龍認為,與其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檔股票上,不如去思考規劃,如何建立一個「合適」的投資組合?透過將資金分配到多檔的問題兒童上,不但可創造出「源源不絕賺好股」的結果,更可大幅提高持股的耐性。
延續昨天的分析師文章;管理學中的BCG矩陣,提供了一個得以長期獲利的可行方向,而執行在股票投資的操作策略,就是:(一)放棄「狗」級股票、(二)投資「問題兒童」股票,與(三)維持「明星」股票:
【點選收看】:
【點選收看】:
危機入市三部曲的選股邏輯,是慶龍在2013年年底時,透過複製過去的成功經驗,逐漸形成的一種贏家策略,必且經過大量數據化的分析,客觀呈現出這套選股邏輯的可驗證性,其中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創造62.72%平均勝率的同時,投資組合的年化報酬率竟然可以攀升到57.62%,這是慶龍這幾年進行「計量分析」的各種策略研究中,年化報酬率最高的一種。
【點選收看】:
2013年台股上市櫃公司合計配發出7,120億元的現金股利,大致符合過去10年的平均標準,然而,進入到2014年,由於台股企業獲利勁揚,因此現金股利的配發,也跟著水漲船高,2014年預估配發的現金股利就合計高達8,790億元,年增率飆升到23.44%的同時,也創下台股歷史新高的紀錄。
許多人在看待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時,會習慣將這家公司的CEO是否具備誠信的人格特質列入考量,但慶龍認為,人性其實是不可靠的,只有建立可以防堵人性的制度,才是一家企業得以長久經營之道,而這個制度,就是CEO與股權結構的關係。
認清股票投資的真實報酬率為何?不僅是「克服人性」的第一個功課,更是真正能夠通往財富累積之路;整體而言,在股票投資的真實世界中,「宣稱」擁有神奇方法,可以買在起漲點與買到大飆股,只會有兩種人,一個將是全球首富,另一個就是詐騙集團,換言之,如果這個人不是全球首富,那他一定是詐騙集團。
如果以為股票投資可以短期致富(排除內線交易),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覺得自己被市場所騙,因為追求短線賺錢的過程,將會讓自己陷入類似賭博的投機氛圍中,在賭博的世界中,最後的贏家一定是莊家。既然追求短線最後的結果,都是落得傷痕累累,那為什麼一般投資人會覺得煞有其事,甚至熱衷於此?關鍵就在於市場中,充斥著太多「行銷式的話術」,去勾起人們心中那一股貪婪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