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達到投資組合長期獲利的穩定成長?慶龍認為:管理學中的BCG矩陣,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思維方向。
1970 年由 Boston Consulting Group所提出的BCG 矩陣(BCG Growth-Share Matrix),主要的目的是運用企業產品的佈局策略,去分析單一企業的長期競爭力,並提供一個完整且具有架構的分析模型;整體而言,BCG矩陣的策略可分為以下四種:
(1)逐漸放棄或是賣出狗級產品(低成長、低市佔)。
(2)抓住金牛產品(低成長、高市佔),並盡量擠出現金。
(3)投入現金(相對少量),並保持明星級產品(高成長、高市佔)的競爭優勢,確保高市占率。
(4)挹注大量現金,將問題兒童產品(高成長、低市佔)提升競爭優勢,使其成為明星級產品。
簡單來講,執行在股票投資的操作策略上,就是:就是放棄「狗」、捉住「金牛」、維持「明星」、投資「問題兒童」。
(一)放棄「狗」級股票:
這是個考驗人性的過程,因為一般投資人,對於虧損是相當反感,因此往往不願意主動停損股票,但不願意放棄狗級股票的結果,最大的損失就是機會成本的喪失。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概念,在股票投資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往往也是決定投資報酬的關鍵所在,以晶圓代工雙雄為例, 投資人如果選擇買進聯電(2303)的股票而非台積電(2330),過去八年在考量除權息影響之後,不但沒有利潤可言,股價反而還下跌了28%,反之,如果投資人選擇買進台積電的股票,八年將可以創造出330%的報酬。
根據行為經濟學的理論,所謂的「機會成本」指得就是放棄其它機會的成本,以上述為例,放棄買進台積電所造成的損失(少賺330%),就是投資人必須得去承擔的成本,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機會成本」也可以說是最佳化的選擇價值(the best alternative),將資源(資金)集中在最有效的用途(股票),才能創造出最大的效用(報酬)。
(二)投資「問題兒童」股票:
問題兒童股票的特色,由於冷門或公司遇到短暫的麻煩,因此出現股價被市場低估的情況,而所謂的「問題」指得是何時會漲?
關於這個問題,平心而論,慶龍無法知道,只知道任何一檔股票如果目前的股價低於合理價格30%以上,加上公司營運前景明朗,投資到這類型的股票,只要有耐心,一定會有不錯的投資報酬。
由於無法確切掌握問題兒童何時可以變成市場追逐的明星股票,因此完美的投資組合中,慶龍認為至少要維持3檔問題兒童的資金配置。
【延伸閱讀】
2015-04-01 |
|
2015-03-18 |
|
2015-03-11 |
|
2015-02-09 |
|
2015-01-29 |
|
2015-01-06 |
|
2014-10-27 |
|
2014-10-08 |
|
2014-10-04 |
|
2014-08-08 |
|
2014-08-04 |
|
2014-07-05 |
|
2014-06-23 |
|
2014-06-27 |
|
2014-06-12 |
|
2014-06-05 |
|
2014-05-09 |
|
2014-05-08 |
|
2014-04-30 |
|
2014-01-11 |
|
2014-01-09 |
|
2014-01-01 |
|
2013-12-02 |
|
2013-10-15 |
|
2012-11-28 |
|
2012-08-27 |
|
2011-12-28 |
|
2011-10-14 |
|
2011-06-09 |
|
2011-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