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另一個汽車產業的焦點,就是自動駕駛技術不僅將出現大躍進的發展,更將大幅提升美國汽車產業的未來前景,其中有四大領域應用,將誕生出世界級的領導廠商,分別為:
電動車:以Tesla為代表企業。
成立於2003年的Tesla,是一家製造純電動車的廠商,2004年在傳奇創業家Elon Musk入股經營之後,開始出現質變的內容,其中關於電池技術的革命與突破,也讓電動車的全面發展,有了實現的可能。
全球第一台的電動車,其實早在19世紀中期便誕生,不過隨著內燃機的進步,搭配「加油」的方便性,使用石油能源的汽車,便成了市場主流,並主導20世紀的汽車產業,直到1996年,因為環保意識的抬頭,才有業者在美國推出電動車,企圖改變消費者的買車行為。
不過,由於當時電動車仍存在(一)電池續航力不足,(二)電池壽命太短,與(三)充電不方便等技術瓶頸,因此純電動車的發展,最後不僅無疾而終,甚至還有好萊塢拍成紀錄片,名為:誰殺死電動車?
沉寂10年的電動車產業,一直到近幾年Tesla在電池技術上成功突破瓶頸之後,才出現了全面發展的可能,關於Tesla的技術突破,可從以下兩方面來探討:
(一)解決電池壽命太短的問題。
在正常使用下,傳統電動車電池的壽命,平均落在3~5年之間,若以一台汽車15年的壽命計算,不僅在有效使用期限內,至少要更換2~5次電池,若再考量電池成本至少在3,500美元之後,每次動輒10萬台幣以上的更換費用,相信都會讓想要擁有電動車的潛在消費者,在購買之前必須得考慮再三,以目前全球銷售第一名的純電動車Nissan Leaf為例,更換電池的費用,就高達6,500美元。
然而,根據Tesla所公布的數據,以Model S所使用的電池為例,產品設計的壽命一方面已經達到8年之久,另一方面即使8年之後,電池仍可正常工作,只不過必須得忍受「儲存電力」能力下降的困惱。(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2017-04-18 |
|
2016-08-08 |
|
2017-04-12 |
|
2017-01-19 |
|
2016-08-24 |
|
2016-08-23 |
|
2016-06-07 |
|
2016-01-04 |
|
2015-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