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10年的電動車產業,一直到Tesla在電池技術上成功突破瓶頸之後,才出現了全面發展的可能,至於Tesla的技術突破,可從以下兩方面來看。
(一)解決電池壽命太短的問題:可參考前一篇的分析師文章。
(二)解決電池續航力不足的問題:
過去的電動車最令消費者詬病的地方,就是電池續航力嚴重不足(平均約落在100-150公里),即使全球市佔率一度高達45%的Nissna Leaf,改良過後的電池續航力也僅為200-228公里,換言之,若從台北開車到台中,車程僅費時2個小時,就得開始面臨去哪充電的問題?(充電又是一大難題)。
為了提高電池的續航力,Tesla在電池的設計上,完全跳脫傳統汽車產業的思考,大膽採用NB電腦所使用的18650鋰電池(所謂18650,指得是直徑18mm,高65mm的鋰電池,其最大特色,就是在相同體積下,具備比其他電池更高的能量密度),並且透過在汽車底部鋪上大面積的電池裝置,利用超過7,000顆鋰電池串連組成的裝置,達到一舉提高電池續航力到300公里以上的目的,並同時完成1分33秒便可換好電池包的充電任務。
Tesla在電池技術的突破,不僅帶動產業的發展,更讓電動車的售價,從過去動輒數百萬台幣,大幅下降到可以誘發需求的Sweet Point,以Tesla最新一代電動車Model 3與雪弗蘭Bolt EV為例,前者售價為3.5萬美元,後者則落在3.75萬美元,兩者電池的續航力里程也分別達到346公里與385公里的水準。
相較於2013年Tesla所推出的第一款Model S(AWD)售價高達10.8萬美金,Model 3僅為3.5萬美元的售價,勢必將帶動電動車的銷售量進入快速的起飛階段,而根據Tesla內部的預估,這款平價電動車將可成功突破30萬台的銷售量。
此外,根據全球汽車產業市場情報機構LMC Automotive的預估,2020年電動車銷售量可望達到510萬台,不僅較2015年的310萬台成長64.5%,年複合成長率也將達到10.5%。(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2017-04-20 |
|
2017-04-18 |
|
2016-08-08 |
|
2017-04-12 |
|
2017-01-19 |
|
2016-08-24 |
|
2016-08-23 |
|
2016-06-07 |
|
2016-01-04 |
|
2015-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