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基本面分析的邏輯優於技術分析的參考,那為什麼還要參考技術分析的觀點呢?慶龍認為技術分析雖然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但其輔助的目的,就是為了要避免:因人過度的主觀,而形成嚴重誤判的結果。
此外,再次強調,技術分析的應用,其實都只是統計學上的機率問題,以慶龍常使用的月KD指標而言,雖然已經是眾多技術分析觀點中,平均勝率相對較高的一種判斷依據,但若從大數據的統計結果來看,在合計823次的範本數中,平均勝率也只有62.27%,依然會有37.73%機率會出現失準的狀態。
再者,對於基本面大好的公司而言,月KD更容易出現完全失靈的判斷結果,以台積電(2330)為例,從2011年以來,不包括2020年2月這一次,合計出現過5次月KD在80以上死亡交叉的變化,但截至目前為止,非但沒有一次讓台積電中長期的股價趨勢「由多翻空」,反而還出現「不漲停、卻漲不停」的長多走勢。
統計2011年以來台積電(2330)股價出現月KD在80以上死亡交叉,依序為:
(一)2012年6月
雖然月KD出現在80以上死亡交叉,收盤價為81.3元,但股價並未就此由多翻空,反而後續股價持續走揚。
(二)2013年5月
雖然月KD出現在80以上死亡交叉,收盤價為109.5元,但股價並未就此由多翻空,反而後續股價持續走揚。
(三)2015年4月
雖然月KD出現在80以上死亡交叉,收盤價為147元,但股價並未就此由多翻空,反而後續股價持續走揚。
(四)2016年11月
雖然月KD出現在80以上死亡交叉,收盤價為183元,但股價並未就此由多翻空,反而後續股價持續走揚。
(五)2017年6月
雖然月KD出現在80以上死亡交叉,收盤價為208元,但股價並未就此由多翻空,反而後續股價持續走揚。
(六)2020年2月
月KD出現在80以上死亡交叉,收盤價為316元,後續股價表現為何?持續觀察中。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0年3/5
【日報預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