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洲股神科斯托蘭尼的觀點,影響股市上漲或下跌的因素只有2個,一是資金,二是信心,市場資金的多寡,控制權落在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而央行可透過降(升)銀行的基準利率,或降(升)銀行的存款準備率,甚至印鈔票的方式,調整流通市場資金的多寡,至於信心的部分,則完全取決於投資人的預期心理,預期行情會好,則帶動資金湧入股市,預期行情轉差,則保留現金不做投資。
平心而論,台灣目前的整體環境,雖然金融帳已連續19季流出,流出金額高達1878.1億美元,但依照目前國內資金的存量來看,台灣不僅內部的錢非常多,更完全沒有「缺資金」的困惱,然而,問題的癥結點,就在於國人對未來的信心嚴重不足,這也反應在超額儲蓄的變化上,根據主計處的預估,2015年台灣的超額儲蓄金額將高達2.72兆元台幣,超額儲蓄率更飆升到15.52%,創下近2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所謂超額儲蓄,指得是「儲蓄」扣除「投資」後的閒錢,過去20年台灣的「儲蓄率」沒有太大的變化,始終維持在30%左右的水準,但超額儲蓄率非但沒有因為投資的管道變多而下降,反而還節節高升,一般而言,只要突破10%,就會開始嚴重影響投資市場的資金動能,但今年預估值竟飆升到15.52%,完全反應目前台灣人對於未來的「不安全感」,寧願把錢放在利率只有1.58%的定存,也不願意做任何的投資。
記得有一位前輩跟慶龍分享了一個人生哲學: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不敢冒險,保守的好處是什麼事也不會發生,但一生也可能就此一成不變。投資何嘗不也是如此?雖然「投資」都會有風險,但風險背後,所能帶來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改變,卻是不投資永遠無法達成的目標。
《投資家日報》至今已經成立了將近7年的時間,過程中雖然有起有落,但長期績效累積超過1239%的正報酬,卻是不爭,也是無法磨滅的事實,展望未來,如何盡快調整出新的投資策略,來因應台股目前所出現的結構性變化,不僅是慶龍近日的研究重心,更會將研究的成果持續分享在往後的日報中。
【延伸閱讀】
2014-12-23 |
|
2014-09-18 |
|
2014-06-23 |
|
2014-03-17 |
|
2013-12-19 |
|
2013-11-11 |
|
2013-09-18 |
|
2013-02-01 |
|
2012-05-19 |
|
2012-03-07 |
|
2011-06-25 |
|
2011-02-23 |
|
2011-01-03 |
|
2010-11-10 |
|
2010-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