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03-投資心法 (369)
- Oct 31 Mon 2011 17:01
如何一天就賺70%?靠世界最偉大的力量:複利!
- Oct 14 Fri 2011 17:15
價值型投資 PK 成長型投資
- Oct 04 Tue 2011 17:42
危機入市好公司:下跌有支撐,上漲有空間
- Sep 30 Fri 2011 17:00
保險與停損:保障未來再起的能量!
保險的發明,對人類來說,是一種社會安全的防護機制,人們願意每年花錢去買保險(即使用不到,還是要付錢),目的就是希望當「意外」發生時,可以獲得保障,在正常的情況,絕對不會有人買「保險」是希望發生「意外」並獲得一筆補償金,當然對於許多風險承受度較高的人而言,終生都不會花錢去買保險,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有能力去承受「意外」發生時所帶來的傷害。
- Sep 08 Thu 2011 16:59
Daniel的叮嚀:寧願小賠,也絕不向下攤平
在股票投資的世界中,即時做了再多專業的分析,如果在緊要關頭時,投資人無法克服人性的弱點,最後的結果,終究無法賺到大錢。人性的弱點,常常是導致績效不彰最主要的理由,而直接反應在股票操作上,就是一般散戶最常出現「小賺大賠」的惡性循環;買對股票時,僅賺個10%、20%就心滿意足,但買錯股票時,即使賠到30%、50%,仍緊緊抱牢甚至一路向下攤平。
- Sep 02 Fri 2011 17:29
拒絕當輸家,請記住三種類型的買賣時機!
「股票是投資未來,而不是投資過去。」這樣的邏輯也解釋為什麼市場中會有許多個股,能夠在實際獲利數字都還未出現前,股價就已經開始大漲好幾翻,龍巖(5530)是一個例子、上銀(2049)也是一個例子、超商雙雄的統一超(2912)與全家(5903),更是一對例子。
- Aug 18 Thu 2011 17:02
從融資增減,透視羅昇(8374)與永大(1507)的大漲潛力!
一般而言,融資的餘額增減可以視作「散戶」的動向指標,一檔股票的融資餘額大幅增加,代表市場的散戶相當熱衷參與買進這家公司的股票,相反的,如果一檔股票的融資大幅減少,則顯示散戶的籌碼正快速地消退。在正常的情況下,散戶的動向往往會具有“反指標”的意義,歸結主要的原因有二:(1)耐不住性子,與(2)急著想要獲利了結。
- Aug 10 Wed 2011 17:20
我該停損嗎?會不會殺在最低點?
- Jul 20 Wed 2011 17:34
陶冬與油條,投資家日報與飆股!
中國趨勢大師陶冬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引用一段親身的經驗,說明目前中國的經濟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大轉變,他說:「每次出差到上海,總喜歡到知名的五星級酒店香格里拉吃早餐,雖然那裡的早餐有5、6百種,但總喜歡吃上一根現炸的油條,重溫兒時的記憶,然而,這一次去到上海,卻大失所望,桌上全是一堆炸老的油條,想請服務生現炸,卻被拒絕。」陶冬進一步說明:「後來餐飲部的經理跟我解釋,最近即使酒店大幅加薪了70%,人事的流動率仍然高達70%,所以才嚴重影響服務的品質。」
- Jun 24 Fri 2011 18:15
投資的另一門課:學會停損!
每隔一段時間,當個股的走勢不如原先預期時,慶龍總是會回頭思考「停損」的時機點,雖然這會是一個令人難堪的窘境,但卻是投資這條路上必須得去面對的課題。為什要要設「停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一次的失誤,而造成無法弭補的損失。
- Jun 09 Thu 2011 17:07
請永遠記住上銀(2049)是如何大漲17倍:一個投資者的告白
在股票市場中慶龍可以舉出非常多的例子,說明一檔股票能夠出現「驚驚漲」的上揚格局,公司「基本面大好」一定扮演相當重要的關鍵角色,而「基本面大好」最直接的證據其實就是「每月營收大成長」,然而對於從事生產製造的廠商而言,「營收大成長」絕對不會憑空而來,必須建立在兩個基礎上:(1)下游客戶需求旺盛,與(2)本身產能足以支應,其中兩者缺一皆不可。
- Jun 03 Fri 2011 17:00
巴菲特啟示錄:想當有錢人,先學會一年只重壓一檔股票!
一年只重壓一檔股票,不僅對於許多投資大眾而言,是一件不可思議的操作策略,即使到了正統的學術派領域,學校《投資學》的教科書中,也不斷強調:「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投資組合理論。然而,美國股神巴菲特卻有不一樣的想法,他認為:如果這是一個黃金打造的籃子,那為什麼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起,如果手裡捧著是一顆“金雞蛋”,那為什麼還要再費心思去照顧其他普通的雞蛋呢?
- May 09 Mon 2011 17:29
從50萬到3億,投資家:Me too!
有一期的《今周刊》封面故事報導了一位原本是再平凡不過的上班族,再經過高人的指點之後,以「農夫投資術」,每年深耕一檔股票,15年來,資產從50萬元成長到3億元,創造了將近600倍的獲利。
- Apr 22 Fri 2011 17:58
原本股票是可以這樣輕鬆賺!
舉一個白金版日報訂戶的實際操作為例,過去一年以來,台股即使經歷了多次上下的劇烈震盪,但由於完全遵循慶龍的規畫與建議,截至3/4日這位訂戶帳戶累計報酬已經達到50%左右,若以當初投入200多萬的資金計算,已經創造100多萬的獲利。
- Mar 28 Mon 2011 17:37
千線萬線,投資家眼中只有兩條線!
股票分析中所謂的千線萬線,對於慶龍而言其實只有兩條線:買進線、與賣出線;而《投資家研究團隊》平日所有的研究工作,不管是產業分析、基本面分析、財務面分析,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精準計算出這兩條線的範圍在哪裡?
- Mar 26 Sat 2011 09:27
夏韻芬的富樂年代:危機就是轉機!?該逃命?還是該入市?
- Mar 07 Mon 2011 18:02
打破“員工分紅、股東買單”的不合理,好一個員工認股憑證!
過去以來,台灣許多上市櫃公司的獎勵分紅制度,最為投資人所詬病的就是「員工分紅、股東買單」的不合理現象,然而近幾年隨著台灣資本市場逐漸完善,「員工認股憑證」的設計與發行,不但可以達到業主、勞方甚至股東三方皆得利的效果,更可以提供企業主留住人才並提升內部向心力的籌碼。
- Feb 25 Fri 2011 17:58
評量自己是不是具備“股神”的特質
被譽為「德國股市教父」、「歐洲股神」之稱的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在其65年的投資經歷中,不但見證了詭譎多變的金融市場,更總結了一個畢生的理論,他認為,股票市場中的長期贏家,都必定具備四項特質:想法、耐性、閒錢與好運。
- Feb 21 Mon 2011 17:47
從BCG矩陣策略,分析聯發科(2454)的企業價值!
1970 年由 Boston Consulting Group所提出的BCG 矩陣(BCG Growth-Share Matrix),主要的目的是運用企業產品的佈局策略,去分析單一企業的長期競爭力,並提供一個完整且具有架構的分析模型。
- Jan 24 Mon 2011 17:32
只愛大成長,外資一路加碼的精華(1565)、宏全(9939)與華航(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