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小子林書豪所掀起的全球籃壇旋風,精湛的球技演出當然扮演關鍵的元素,然而真正能夠撼動人心的,卻是背後「從冷板凳到明星球員」的故事過程。其實,投資市場中,也常常上演類似「林書豪」的精彩內容,許多原本被人歧視甚至看衰的公司,在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整頓與調整之後,重新出發後的「鹹魚大翻身」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也讓原本被壓抑的股價有了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機會。
華邦電(2344)正是慶龍所認為一檔具有鹹魚翻身條件的股票,理由有三:
(一) 營運轉型已見成效。
拒絕再玩「永無止盡」的產業燒錢遊戲,讓四年前的華邦電做出從「標準型DRAM」轉型到「利基型DRAM」的決定,反應在資本支出上,也從過去動輒每年200億元以上,大幅降低到僅有42億元到73億元之間,資本支出的大幅減少,直接帶動折舊費用的降低。
(二) 擁有DRAM自主技術。
台灣DRAM產業會落到如今人人看衰的地步,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沒有自己的專利技術,讓台灣的DRAM產業變成一個沒有“根”的產業。
為了打破這個沒有專利技術的“原罪”,華邦電(2344)在2009年做了一個當時外界完全不看好的決定,就是選擇終止與技術母廠日商爾必達的技術授權協議,並透過買下當時已破產的DRAM廠奇夢達的46奈米製程技術,決定開發自有的專利技術。
2年的時間過去,華邦電當初決定自行開發技術的決定終於開花結果,2011年第4季46奈米製程不但開始進入量產階段,也成功打破台灣DRAM廠商無法擁有自有專利技術的困境!
雖然46奈米的製程技術,從標準型DRAM的標準來看,仍然落後國際大廠2~3年,但若放到利基型DRAM或Nor Flash的標準上,不管是製程技術,或者是生產成本就將具有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三)手機封裝技術的大改變。
引用華邦電(2344)總經理詹東義一段話比較技術層面的談話:「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的封裝方式從MCP轉為SIP後,Parallel Flash晶片需求不在,反而是因為Pseudo SRAM晶片包到手機的baseband晶片後,要再外掛1顆SPI晶片,導致SPI需求大增,這樣的規格創新,足以讓台廠和美商之間的地位大洗牌。」
詹東義總經理口中所說的「台廠與美商地位的大洗牌」,明白一點講,就是未來在FOR FLASH市場,台灣廠商華邦電(2344)不但可以擊敗目前的龍頭廠美光與飛索,更可以主導全球的供應鏈。
【延伸閱讀】
2012-12-21 |
|
2012-11-29 |
|
2012-10-19 |
|
2012-10-16 |
|
2012-10-08 |
|
2012-09-27 |
|
2012-09-13 |
|
2012-09-05 |
|
2012-08-16 |
|
2012-07-31 |
|
2012-07-30 |
|
2012-07-17 |
|
2012-07-16 |
|
2012-07-12 |
|
2012-07-10 |
|
2012-06-04 |
|
2012-05-29 |
|
2012-05-28 |
|
2012-05-23 |
|
2012-05-22 |
|
2012-05-15 |
|
2012-05-14 |
|
2012-02-29 |
|
2011-09-19 |
|
2011-07-18 |
|
2011-07-11 |
|
2011-07-08 |
|
2011-01-18 |
|
2011-01-17 |
|
2010-11-26 |
|
2010-10-22 |
|
2010-10-13 |
|
2010-09-27 |
|
2010-09-23 |
|
2010-04-22 |
|
2009-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