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慶龍看到一則新聞訊息,富比世(Forbes)公布2013年華人富豪排行榜,中國首富宗慶後個人身價高達116億美元,不但勝過台灣首富蔡衍明的98億美元,甚至比全球電子代工霸主郭台銘的51億美元,整整高出2倍之多。
宗慶後其所創辦的企業娃哈哈,目前不但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飲料公司,主要生產碳酸飲料、飲用水、果汁、茶飲料與乳飲料等產品,更是營運效率最高的一家,平均每3天就可以賺進1億元人民幣。
以賣汽水與賣水起家的中國企業家,身價竟然可以高出全球電子代工霸主郭台銘2倍之多,讓慶龍開始思考,隨著中國大陸逐漸從世界的工廠轉變為世界的市場之際,任何一項商品乘上13億人口,都會是一個極大的數字,而這極大數字背後就是商機之所在。
上述所指的「商機」,就是中國大陸的飲料市場,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中國飲料的消費量為6,000餘萬噸,2012年已經倍增到13,024萬噸,預估未來幾年,中國飲料市場仍可維持15%~20%的速度增加,到了2017年,將再倍增到25,000萬噸。
過去中國大陸的飲料市場,以可樂為主的碳酸飲料,是支撐整個飲料市場的主力產品,但隨著時代的演變,碳酸飲料占最大宗的地位,也悄悄地產生了結構性的變化。
從2012年第3季中國飲料的產品結構來看,飲用水已經躍居為最大宗,佔整體銷售額的25.7%,果汁則名列第2,市占率為22.2%,碳酸飲料則退居第3名,市占21.9%,除此之外,依序為茶飲料的16.4%、涼茶的7.2%、功能性飲料的6.6%。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歐睿信息諮詢(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中國大陸碳酸飲料銷售額難以大幅成長,甚至還逐年減少的原因,就於大陸民眾所得提高後,在飲料的選擇上,也開始將健康的因素考慮進來,而一般民眾對碳酸飲料『不健康』的印象,雖然直接影響大陸民眾的消費碳酸飲料的意願,但卻也提供其他「較健康」飲料產品崛起的產業趨勢。
其中,果汁的市占率更是大幅上升,目前已居飲料市場的第2名,而成長最快速的區域,主要是集中在中國大陸沿海的一、二線城市,因為這些城市的國民所得較高,因此也相對有較高的健康的意識。
目前在中國果汁市場市佔率第1名的廠商,為主打高濃度果汁的匯源果汁集團,由於該集團在中國擁有300萬畝合乎無公害的果園與生產基地,加上遍及全中國的行銷網路,因此根據AC Nielsen的統計數據,匯源在100%果汁的市占率高達46%,而在中高濃度果汁(原汁含量30%~50%)的市占率,也有39.8%之多;此外,果汁含量約10%的低濃度果汁市場,統一、康師傅、美粒果是目前在中國大陸的主要品牌廠商。
除了果汁飲料之外,茶飲料則是另一個快速崛起的飲料商品,其中若將涼茶也納入茶飲料的範圍,兩者合計的23.6%的市占率也超過碳酸飲料的21.9%。
【延伸閱讀】
2013-09-10 |
|
2013-09-09 |
|
2013-05-16 |
|
2013-04-02 |
|
2013-04-04 |
|
2013-04-05 |
|
2012-11-09 |
|
2013-05-07 |
|
2013-03-26 |
|
2013-03-25 |
|
2012-12-20 |
|
2012-12-06 |
|
2012-11-27 |
|
2012-11-23 |
|
2012-11-19 |
|
2012-11-13 |
|
2012-11-06 |
|
2012-11-05 |
|
2012-09-21 |
|
2012-08-24 |
|
2012-08-07 |
|
2012-07-23 |
|
2012-07-04 |
|
2012-05-10 |
|
2012-04-17 |
|
2012-03-30 |
|
2012-03-27 |
|
2012-03-20 |
|
2012-03-12 |
|
2012-01-12 |
|
2012-01-03 |
|
2011-12-30 |
|
2011-09-16 |
|
2011-08-01 |
|
2011-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