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78個國家總計擁有5,221家店面的西班牙知名平價快速時尚品牌「ZARA」,位於台灣首家101門市於2011年正式開幕,挾著平價優勢與款式不斷推陳出新的特色,不僅開幕首日湧入1萬5千名人潮,創造約5千萬的業績,更讓台北101創下營業以來單日來客數8萬人的最高記錄。
這個過去五年以平價奢華風橫掃全球,並在2010年以集團營收104.07億歐元,首次超越美國GAP,成為時裝界新霸主的ZARA,集結了全球260個原料供應商、400多個代工廠和400多個成品OEM供應商,形成一個龐大的供應鏈體系,而在這些成就ZARA品牌背後的無名英雄中,就有一家來自台灣的台灣之光-聚陽(1477)。
長期以來,成衣產業在台灣普遍被視為夕陽產業,面對如此不利的大環境考驗,1990年成立,在台灣紡織產業輩份只能算是「小老弟」的聚陽,卻成功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快速在台灣成衣業界裡嶄露頭角。
如今,不止ZARA,包括百貨公司Kohl’s、JC Penny,大型賣場Traget、Wal-Mar、中國大潤發,Hanesbrands、Gap、Old Navy、Carter’s、Express、H&M等國際知名時尚品牌,都和聚陽(1477)有業務往來,而聚陽(1477)動軋10個月以上的年終獎金,不僅讓同業望塵莫及,更羨煞不少上班族。
「成衣其實是一個老掉牙的產業,」聚陽董事長周理平笑說,成衣業的進入門檻不高,不需要花太多錢就可以創業,競爭其實非常激烈,特別是2004年紡織品配額完全取消後,台灣成衣業就得面臨來自全球同業的競爭,「這個競爭,除了要比誰的價格便宜之外,還要比較誰的品質比較好。」
然而,這個在許多同業眼中被視為一場大災難的轉變,對聚陽(1477)這位年輕小夥子來說,卻是個千載難逢的竄起時機。
原來,受制於成立時間較晚,讓聚陽在褲子、polo衫等熱門紡織品配額早已被大型成衣業者分食的不利條件下,只能轉而向女性襯衫這類少量、款式變化多的冷門配額發展。逆境中求生存,磨出了聚陽(1477)最引以為傲的核心競爭力。
「少樣多款,是聚陽最大的強項,」周理平說,成立初期的種種不利條件,雖然讓聚陽不得不採取小量、多樣的多元化發展策略,卻也培養出聚陽(1477)比其它同業更具彈性的應變能力。這項競爭優勢,正是聚陽(1477)得以在2010年順利打入ZARA供應鏈的關鍵。
【延伸閱讀】
2012-06-06 |
|
2012-06-05 |
|
2012-05-07 |
|
2012-04-11 |
|
2012-03-08 |
|
2012-02-25 |
|
2012-02-22 |
|
2012-02-01 |
|
2012-01-05 |
|
2011-12-29 |
|
2011-12-15 |
|
2011-12-08 |
|
2011-11-29 |
|
2011-11-14 |
|
2011-10-28 |
|
2011-09-27 |
|
2011-09-14 |
|
2011-09-01 |
|
2011-08-30 |
|
2011-08-04 |
|
2011-07-15 |
|
2011-06-27 |
|
2011-06-23 |
|
2011-04-25 |
|
2011-04-06 |
|
2011-03-22 |
|
2011-02-15 |
|
2011-01-12 |
|
2010-11-30 |
|
2010-10-28 |
|
2010-10-07 |
|
2010-09-24 |
|
2010-08-30 |
|
2010-07-08 |
|
2010-06-15 |
|
2010-06-07 |
|
2010-05-26 |
|
2010-04-20 |
|
2010-03-30 |
|
2010-03-22 |
|
2010-03-15 |
|
2010-03-02 |
|
2010-02-26 |
|
2010-02-12 |
|
2009-11-27 |
|
2009-11-13 |
|
2009-11-09 |
|
2009-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