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扣抵值的計算,可以提早分析次一個交易日均線的變化情況,而在實務的應用上,若是想要進一步透過扣抵值來判斷未來一段時間均線的變動方向,做為預測股價變動以及買賣決策的參考依據,那麼就還要了解「扣抵區間」的概念。
「扣抵區間」其實只是把扣抵值擴大應用一種觀念,也就是一次觀察未來一定期間內的多個扣低值,藉此研判均線趨勢改變可能的時間點。
實務上的扣抵區間該如何運用?這邊以大立光(3008)2008年7月到2009年5月這段期間的股價走勢圖中,月線與季線這兩條均線在2個不同時間點的扣抵區間為例,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在範例一中,A點是股價在C點時的季線(60MA)扣抵位置,而B點則是股價在C點時的月線(20MA)扣抵位置。請大家一起思考一個問題:從技術分析的角度觀察,當股價在C點出現自高點以來首度站上月線時,能不能扭轉下跌的趨勢?
現在看這個問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如果是在C點當下時,該如何研判未來股價走勢變化?
觀察大立光(3008)股價在C點時月線與季線的扣抵位置可以發現,雖然月線扣抵位置B已經來到與C點股價接近的位置,但季線扣抵位置A則還在400元以上的高價位區間,且未來將近30個交易日的扣抵區間扣抵值都在350元以上,換言之,除非在C點大立光(3008)股價出現放量快速上攻,否則短時間內將難以扭轉季線向下彎的趨勢。
這麼推估之後,C點的大立光(3008)想要扭轉下跌趨勢,在短時間內機率其實不高,反應到操作上,自然也就不必因為股價站上月線急著進場買進(因為時間對多頭不利),而是應該要靜待季線扣抵值即將快速下滑時,再去思考是否有買進的條件。
而在範例二中,F點的條件與範例一的C點相同,都是月線扣抵位置(E)和目前股價相當,但季線扣抵位置(D)仍遠高於目前股價,且未來35個交易日扣抵區間同樣偏高,因此在F點時就算股價順利站上月線,操作上也應該要偏向保守觀望,以避免發生類似範例一中C點後來再次破底的狀況發生。
然而,當大立光(3008)股價在F點後出現了20多天的橫向整理,股價來到G點站上季線時,雖然這時候扣抵位置H點價格仍然偏高,但卻可以明顯看到後續的扣抵區間將會快速下跌,換言之,只要短期內不出現大跌走勢,那麼季線就可以順利向上翻揚,反應到操作上,當然就可以積極思考在股價回測月線或季線時進場買進。
總結而論,若是單純以技術分析均線扣抵值與扣抵區間的概念來做為買賣股票的參考依據,那麼同樣是站上均線,G點是不錯的買點,但C點和F點,則應該暫時觀望。
【延伸閱讀】:
2012-03-15 |
|
2012-03-09 |
|
2012-01-18 |
|
2011-12-27 |
|
2011-12-22 |
|
2011-10-27 |
|
2011-10-06 |
|
2011-09-29 |
|
2011-07-28 |
|
2011-07-21 |
|
2011-06-02 |
|
2011-05-23 |
|
2011-05-20 |
|
2011-04-14 |
|
2011-04-07 |
|
2011-03-31 |
|
2011-03-17 |
|
2011-03-10 |
|
2011-03-03 |
|
2011-02-24 |
|
2011-02-17 |
|
2011-02-10 |
|
2011-01-27 |
|
2011-01-20 |
|
2011-01-13 |
|
2011-01-06 |
|
2010-12-30 |
|
2010-12-23 |
|
2010-12-16 |
|
2010-12-09 |
|
2010-12-02 |
|
2010-11-25 |
|
2010-10-29 |
|
2010-05-17 |
|
2010-05-06 |
|
2010-04-15 |
|
2010-04-09 |
|
2010-04-02 |
|
2010-03-19 |
|
2010-03-08 |
|
2010-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