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股會出現較大的下跌賣壓,主要原因,慶龍預估與央行即將祭出「新台幣重貶救出口」的政策有關,至於新台幣貶值的目標價,至少會達到1美元兌換32元新台幣,甚至不排除重貶到34元。央行即將干預新台幣重貶,雖然僅是慶龍的預估,但支持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從貿易依存度來看。
所謂貿易依存度,指得是「進口」與「出口」佔GDP的比重,比重越高,貿易依存度也就越高,而追蹤台灣近5年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的比重,2011年Q2達到最高峰的135.64%之後,雖然就開始逐季滑落,但截至今年Q1,仍維持在97.16%的水準,遠高於日本今年Q1的79.7%、中國的39.86%與美國的28.43%。
換言之,以台灣本身如此高的貿易依存度,今年以來新台幣的強升,確實已嚴重影響台灣的經濟表現,與出口廠商的競爭優勢以及獲利狀況。
(二)從景氣對策信號來看。
新台幣強升影響台灣經濟,國發會所公布的4月份景氣對策信號,便可窺知一二,4月份16分的綜合判斷分數,不僅較3月時的22分整整下降了6分,景氣燈號更掉到代表「百業蕭條」的藍燈。
另一個影響台灣出口廠商競爭力的因素,還包括中國廠商的崛起壓力,可延伸點選收看:【紅色供應鏈來襲,台股將朝向M型化發展】,換言之,以台灣目前疲弱的經濟表現來看,確實提供央行透過新台幣重貶,來救出口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三)從1998年以來的匯率政策來看。
追蹤央行總裁彭淮南自1998年上任以來的匯率政策,35元與30.5元的新台幣上緣與下緣,可視為彭淮南的防線,2011年以來,雖然因為國際熱錢的持續湧入,讓新台幣走勢有了突破30.5元防線,甚至升破29的機會,但只要台灣景氣對策信號亮起藍燈,央行便會透過新台幣重貶,達到救出口的政策目標,2000年是如此,2008年、2011年亦是如此,當然今年也將如此。
以過去當景氣對策信號亮起藍燈,央行進場干預新台幣重貶的幅度來看,這一波新台幣的匯率走勢,不僅至少將來到32元的價格,甚至不排除重貶到34元,達到一舉強化台灣出口廠商競爭力的政策目標。
再者,若以30.5元作為基準點,新台幣貶值到32元,幅度便有4.91%,若貶值到34元,幅度更高達11.47%,換言之,若以外資淨流入台灣的金額已達2,000億美元,折合台幣6兆元計算,外資光是這波新台幣重貶下的匯率損失,便可達到2,946億元,甚至6,882億元的規模,而如此龐大的匯率損失預期,自然可解釋外資近期在期貨市場的淨空單,為何急速攀升?背後避險的心態,確實非常濃厚。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白金版》2015年6/8
【延伸閱讀】
2015-07-29 |
|
2015-07-30 |
|
2015-07-28 |
|
2015-07-27 |
|
2015-07-23 |
|
2015-07-22 |
|
2015-07-17 |
|
2015-07-13 |
|
2015-07-09 |
|
2015-06-09 |
|
2015-05-27 |
|
2015-05-13 |
|
2014-06-17 |
|
2014-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