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一)要去了解你所投資的公司、(二)閒錢投資,與(三)不要迷失在買空賣空的價差交易等三個道理之後,投資人要能夠進入到「越跌越買,越買越開心」的境界,還有一個重要原則必須得遵守,就是資金配置,才不會掉入到當許多好股票跌到特價時,但「子彈」早已用光的困境。
長期以來,慶龍認為要能在股市劇烈波動中,還能夠從容以對,關鍵就是避免讓自己陷入到「比悲傷還要悲傷」的兩種困境中:
(一)股票跌到便宜價,卻被迫賣股票,砍在阿呆谷。
可能是因為借錢買股票、可能是因為擴大槓桿,例如用融資、權證、或期貨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導致當台股如果出現突然其來的「恐慌性賣壓」時,往往會因為承受不住短線的帳面虧損,被迫「斷頭」,或被迫賣出股票。
然而,市場突然其來的恐慌性賣壓,往往會將一檔好股票,殺到便宜的價格,但如果先前投資人是借錢買股票,是擴大財務槓桿,常常就會因為心裡恐懼的壓力,或著是信用維持率不足的原因,被迫砍在「阿呆谷」。
此外,另一種「被迫」賣股票的形式,常常發生在不是用閒錢投資的狀況上,例如下個月要幫小孩子繳得補習班費,或出國念書的費用,被挪用去買股票,雖然當行情好時,有機會創造更好的收益,但如果運氣不好,要繳學費時剛好碰上股票在大跌的修正,投資人同樣還是得面對「被迫賣股票」、「砍在阿呆谷」的困境。
補充一點,慶龍對「閒錢」的定義,指得是這筆錢,一年內都沒有指定的用途之外,還要保留足以支付6個月生活開銷的準備金,舉例來說,假設一個家庭每月基本開銷是10萬元,6個月的生活準備金就是60萬元。
(二)沒現金撿便宜。
在正常的情況下,當股市出現恐慌性賣壓時,通常許多基本面展望佳的好股票,不僅同樣也會出現大跌的走勢,更往往會出現跌到「跳樓大拍賣」的好價格。
此時,身為聰明的投資人,如果手中已經沒有「現金」可以運用,不僅將失去「逢低買進好公司」的契機,更會喪失日後出現報復性反彈時,股價快速回升、財富快速累積的賺錢機會。
關於現金的配置,由於每個人承受風險程度不同,因此沒有統一標準,慶龍自己的作法是,3月底現金與股票比率為40%與60%,4月底現金與股票比率為30%與70%,7月初現金與股票的比率為25%與75%(編按:現金比重下降變慢原因,配發股利與股票市值縮水)。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22年7/7
現在訂購,不但可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
更可免費回看五天日報
【日報預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