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運產業的現況與展望,隨著台股中的兩家航空股華航(2610)與長榮航(2618)幾乎是以平地一聲雷之姿,相繼出現一個多月飆漲94%與68%的漲幅,也讓投資人看到了航空產業強烈的復甦企圖。
全球空運產業的現況與展望,隨著台股中的兩家航空股華航(2610)與長榮航(2618)幾乎是以平地一聲雷之姿,相繼出現一個多月飆漲94%與68%的漲幅,也讓投資人看到了航空產業強烈的復甦企圖。
分享一個慶龍的操作習慣,通常在選定一檔值得投資的標的時,除了會考量這家公司未來營運的成長性之外,耐心等到股價來到便宜的好價格,也是重要的操作原則,此外,事先做好資金配置,便宜價時建立部位、特價再加碼持股,則是長期以來的操作節奏。
下圖表是實際股票的交易對帳單,其內容參考如下:
(一)種類:普通買進。
(二)股票名稱:大成鋼(2027)
(三)買進股數:10,000股
(四)持有成本:365,000元。
(五)平均每張持股成本:36.5元。
受到美國聯準會Fed想要「一次到位」升息企圖的影響,近期的台股不僅再度出現破底走勢,更讓日報長期追蹤的一些標的,也同步出現下跌,其中,鋼鐵股的大成鋼(2027)6/20甚至跌到35.35元,若以今年4月時的高點56.2元計算,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波段跌幅就高達37%。
然而,危機就轉機,大成鋼(2027)近期股價的下跌,雖然伴隨著一些市場的利空訊息,但也因此觸及到5/19日報所揭示的「便宜價」,回顧當天的日報內容(編按:新訂戶若要回看,可在日報的專屬Line群私訊小編):
回顧一則8/8《經濟日報》標題為【電子業 緊急應變庫存風暴】,報導如下:
今年第3季電子業的共同主旋律是庫存調整,包括PC、顯示卡、DRAM、IC設計、智慧型手機與面板等產業都面臨景氣下行壓力,希望透過擴大出貨汽車電子、伺服器與工業電腦等仍在成長的應用,以降低庫存調整的衝擊。
充沛的帳上現金,加上不斷實施庫藏股的決心,讓可成(2474)在面對這一波企業轉型的過程,即使目前營運還未見起色,即使近期許多外資不斷看空並調降投資評等,但可成(2474)的股價依然成功打出底部的型態,準備迎接這一波長達5年的空頭走勢,第一次的月KD在20以下黃金交叉。
檢視新一輪符合7%存股聖經的口袋名單,第一檔慶龍想要進一步追蹤的是,就是金屬機殼的可成(2474),畢竟追蹤這一波台股下殺3000點的過程,可成的股價非但沒有再破底,甚至還逆勢上揚,並企圖開始打底。
回顧可成這一波的空頭走勢,一路從2017年時的最高點399元,跌落到2022年3月時的最低點140.5元,波段的跌幅雖然高達64%,但隨著近期股價逆勢抗跌,因此若沒有太大的意外,2022年5月底,將會出現第一次月KD指標在20以下黃金交叉的轉折,截至5/13中午12點,可成的月K在16.7,月D在13.8。
聰明的投資人不如把焦點放在有獲利基礎、11月又符合彼得林區選股策略的運輸承攬業捷迅(2643),公司的核心業務是提供客戶航空貨運、海運、報關、卡車派送等物流服務,營收的佔比,捷迅的海運約佔27%,空運約佔63%。
劉揚偉自2019年接任鴻海(2317)董事長以來,除了曾對外表達會念茲在茲全力以赴,當初創辦人郭台銘答應股東的事(編按:股價上200元)之外,更為未來的鴻海擬定了成長的方向與目標,一方面鎖定電動車、數位醫療與機器人等2025年總產值可達40兆台幣的三大領域,另一方面則希望透過掌握AI人工智慧、半導體與新世代通訊的核心技術,達到強化集團競爭力,與2025年毛利率提升到10%的營運目標。
若以2019年鴻海(2317)的營業收入高達5.34兆台幣,毛利率為5.91%來做為基準點,每提升1%毛利率,在不考量其他成本費用下,對鴻海將產生534億元的獲利提升,以股本1386.3億元計算,相當於3.85元的EPS貢獻。
換言之,董事長劉揚偉若能將鴻海的毛利率提升到10%,勢必將對鴻海產生天翻地覆的大改變,當然,從客觀條件來看,慶龍認為要達成這個目標,非常困難,不過,能認同此一努力的方向。
財報選股專家孫慶龍,傳授高勝率投資心法,3步驟從財報挖出被低估好股
步驟1:觀察財報營收表現,篩出有波段動能的股票
步驟2:透過3種本益比預估法,推算股價相對低點
步驟3:透觀察技術面進場,波段獲利後適時停利
透過這樣的方式,孫慶龍今年就挖掘到具成長性的華新(1605),2個月獲利78%。
明白了(一)要去了解你所投資的公司、(二)閒錢投資,與(三)不要迷失在買空賣空的價差交易等三個道理之後,投資人要能夠進入到「越跌越買,越買越開心」的境界,還有一個重要原則必須得遵守,就是資金配置,才不會掉入到當許多好股票跌到特價時,但「子彈」早已用光的困境。
整體而言,2022年上半年不管是一線廠的台積電(2330),還是二線廠的聯電(2303)產能利用率都是100%,不過時序進入到下半年,產能利用率都將開始下滑。
根據外資大摩預估,今年Q3除了台積電還hold得住之外,其餘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都將下降,此外,外資高盛6/28預估,台積電2023年的產能利用率,將會走跌至91%。
檢視這一波美股近51年以來、台股近32年以來最大的股災,半導體可以說是殺盤的最大目標與族群,以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為例,僅半年的時間,就從最高點4068,跌到截至7/1以前的最低點2523,波段的跌幅高達38%。
萬眾矚目的美國Fed聯準會7月例行會議,沒有太大意外,再度做出升息3碼的決定,並且暗示下一次9月的例行會議,將再升息3碼,換言之,加上今年6月底以前已升息6碼,今年聯準會已升息9碼,預計9月過後將再累積到升息12碼。
檢視這一波美股近51年以來、台股近32年以來最大的股災,半導體可以說是殺盤的最大目標與族群,以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為例,僅半年的時間,就從最高點4068,跌到截至7/1以前的最低點2523,波段的跌幅高達38%。
許多人在看待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時,會習慣將這家公司的CEO是否具備誠信的人格特質列入考量,但慶龍認為,人性其實是不可靠,只有建立可以防堵人性的制度,才是一家企業得以長久經營之道,而這個制度,就是大股東與CEO的股權結構關係。
一般而言,大股東與CEO的股權結構關係,可分為三個等級,最好的狀況是CEO為專業經理人,背後則有少數大股東可以監督,其次則是CEO本身就是大股東,而最不理想的,就是CEO僅是小股東,背後更無少數大股東可以制衡。
雖然近三年的日幣,出現跌跌不休的走勢,但朋友非但不會害怕,反而是越買越開心,其背後的原因與道理,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因為日幣越跌,台幣的購買力就越上升;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真實經驗,甚至是從小就已經學會的道理。
然而,股票市場卻是一個扭曲人性的地方,許多投資人看到一檔正在跌跌不休的股票,不僅會心生恐懼,甚至覺得很危險,進一步分析原因,慶龍認為有三點:
(一)因為根本不了你所投資的公司。
(二)因為投資股市的錢,不是閒錢,甚至超過心理可負擔的金額。
(三)因為你不是在投資,而是單純只想做買空賣空的價差交易。
雖然近三年的日幣,出現跌跌不休的走勢,但朋友非但不會害怕,反而是越買越開心,其背後的原因與道理,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因為日幣越跌,台幣的購買力就越上升;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真實經驗,甚至是從小就已經學會的道理。
時序進入到7、8月的暑假,許多人都會帶著家人到外地旅遊度假,今年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選擇出國的人並不多,但周遭有些朋友,已經在開始預做準備,其中國人最喜愛的日本,更是邊境解封之後,最多人期待旅遊的首選國家;此外,有一位朋友近日更興奮地對慶龍說:「最近日幣一直貶,越買越開心,因為可以買到越來越便宜的日幣。」
台股在經歷32年以來最慘烈的上半年紀錄之後,代表中長期趨勢指標的月KD,也快速地掉到了50以下,月K值目前約在23、月D值目前約在42。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過去32年以來,台股只出現過11次月KD在50以下黃金交叉,分別為:
日報長期追蹤的半導體設備股漢科(3402)就完美詮釋了「存股聖經」的精隨與策略。
回顧2019年以來漢科股價的波動,2021年以前,除了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股價曾一度跌到19.9元之外,大多數的時間都可以讓投資人買到,以近5年平均股利所計算7%殖利率價格的28元;時序進入到2022年,漢科的股價出現了一波漲勢,若參考以近5年平均股利所計算5%殖利率價格的50.6元,將可以達到「完美落地」的操作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