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2年10/30《投資家日報》內容,當時筆者認為:不管是從邦特(4107)目前實際的營運面,或者是從價格面來看,未來股價若回落到年線(約27.4元)附近,都將會是中長期絕佳的買點。
當時支持27.4元的邦特(4107),是中長期絕佳買點的理由,主要是參考2010年前例:
根據2010年前例與2012年的狀況,筆者整理以下四點相似之處:
(一) 同樣處於年線由負翻正後的股價回測。
(二) 同樣在回測的過程中,成交量快速萎縮。
(三) 同樣具有歐美國際大廠釋出委外訂單的題材。
(四) 營收的表現也頗有相似度:比較2010與2012年7月到9月的營收,在股本並未膨脹的情況下,2012年的營運已經回升到2010年的水位,顯示邦特已經走出2011年被大客戶抽單導致營收滑落的谷底
前兩點為技術分析的觀點,而後兩點則為基本面的看法,其中「營收相同,股價卻整整少20元」則是最後支持27.4元的邦特,是中長期絕佳買點的最大理由,而前一波邦特股價的最低點,正是10月底時的27.1元。
前一波邦特(4107)從2012年10月底最低的27.1元起漲,到2012年12/27盤中亮燈漲停價的35.65元,波段漲幅達到31.54%,持股的投資人是否可以逢高獲利了結?尤其當天爆出7,156張的天量,是否代表邦特(4107)股價有要反轉向下的徵兆?
首先先解釋2012年12/27當天7,156張的成交量的意義,由於是帶量突破前波35.45元最高點,因此爆出大量,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不是解讀為「換手量」,就是解讀為「倒貨量」。
筆者以為,換手量的成份遠高於倒貨量,重點在於邦特(4107)有獲利的支撐作為基礎,以2012年為例,邦特的EPS獲利或許僅有2.12元左右,但預估2013年在高階產品持續出貨下,EPS將可以成長到2.7元,以35元的市價來看,預估本益比在13倍以下,即使是追蹤本益比也在17倍以下,若以目前生技醫療器材股整體平均46.8倍的本益比相較,尚未有股價漲多的失控狀況。
【延伸閱讀】:
2013-04-18 |
|
2013-01-28 |
|
2013-01-14 |
|
2013-01-07 |
|
2012-10-02 |
|
2012-08-23 |
|
2012-08-09 |
|
2012-07-26 |
|
2012-07-19 |
|
2012-07-13 |
|
2012-07-06 |
|
2012-06-29 |
|
2012-06-22 |
|
2012-06-15 |
|
2012-06-08 |
|
2012-06-01 |
|
2012-05-25 |
|
2012-05-18 |
|
2012-05-11 |
|
2012-05-04 |
|
2012-04-27 |
|
2012-04-20 |
|
2012-04-13 |
|
2012-04-06 |
|
2012-03-23 |
|
2012-03-15 |
|
2012-03-09 |
|
2012-01-18 |
|
2011-12-27 |
|
2011-12-22 |
|
2011-10-27 |
|
2011-10-06 |
|
2011-09-29 |
|
2011-07-28 |
|
2011-07-21 |
|
2011-06-02 |
|
2011-05-23 |
|
2011-05-20 |
|
2011-04-14 |
|
2011-04-07 |
|
2011-03-31 |
|
2011-03-17 |
|
2011-03-10 |
|
2011-03-03 |
|
2011-02-24 |
|
2011-02-17 |
|
2011-02-10 |
|
2011-01-27 |
|
2011-01-20 |
|
2011-01-13 |
|
2011-01-06 |
|
2010-12-30 |
|
2010-12-23 |
|
2010-12-16 |
|
2010-12-09 |
|
2010-12-02 |
|
201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