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台股過去20年期間,1,500億元以下的融資餘額,一方面雖然反應了散戶對台股「興趣缺缺」的心理因素,但另一方面由於只出現過3次,並且每次都巧合地出現台股最低點的發展內容。
整體而言,過去20年期間,台股的融資餘額掉到1,500億元以下的期間,分別為:
(一)2001年7月到2001年11月。
歷經美國網路泡沫的衝擊,台股最低來到3,411。
(二)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
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台股最低點來到3,955。
(三)2015年8月迄今。
人民幣意外重貶導致貨幣戰爭一觸即發,而台股最低點,截至目前為止落在7,203。
然而台股的融資餘額雖然來到歷史相對低點,但從中央銀行2015年所公布的9月份貨幣狀況,意外地出現M1b與M2黃金交叉的內容,不僅是2012年10月以來首次的黃金交叉,更結束2015年1月以來連續8個月的死亡交叉。
看到9月份的M1b與M2出現黃金交叉的發展,之所以會讓慶龍感到意外,是因為從主觀的分析來看,2015年因為證所稅、因為股利可扣抵稅率減半,因為總統大選、因為全球景氣不明、因為紅色供應鏈崛起等威脅,台股投資人不僅選擇退場觀望的氣氛相當濃厚,更反應在8月以後台股融資餘額始終維持在1,500億元以下的歷史低水位。
再者,中央銀行所公布的10月份貨幣狀況,再度延續9月份讓筆者「意外」的內容,M1b的年增率達到6.75%,不僅高於M2年增率的6.58%,連續2個月出現黃金交叉的趨勢,M1b大於M2的數值,也從9月份的0.12%,擴大到10月份的0.17%。
一般而言,由於台灣的實際貨幣數,依照涵蓋的範圍,由少至多分別為M1A、M1B與M2,而三者之間的關係,就好比同心圓的概念,M1B包含了M1A,M2又包含了M1B與M1A,此外,所謂M1A,主要是包含現金、支票存款與活期存款的短期流動資金,而M1B除了M1A的內容之外,還多了代表「國人投資意向」的活期儲蓄存款,至於M2則是在M1與M2的基礎上,多加了流動性較低的定存存款與外幣存款。
換言之,當M1B的年增率大於M2的年增率時,可合理解釋「特定投資人」出現了解定存轉往活期儲蓄存款的資金移動,而活期儲蓄存款的增加,也將提供台股未來股價上漲時的資金動能。
【延伸閱讀】
2016-02-15 |
|
2016-02-01 |
|
2016-01-22 |
|
2016-01-21 |
|
2016-01-19 |
|
2016-01-18 |
|
2016-01-11 |
|
2016-01-06 |
|
2015-12-30 |
|
2015-12-23 |
|
2015-12-22 |
|
2015-12-10 |
|
2015-12-02 |
|
2015-11-30 |
|
2015-11-18 |
|
2015-11-12 |
|
2015-11-04 |
|
2015-10-28 |
|
2015-10-16 |
|
2015-10-14 |
|
2015-10-07 |
|
2015-10-02 |
|
2015-10-01 |
|
2015-09-30 |
|
2015-09-23 |
|
2015-09-22 |
|
2015-09-02 |
|
2015-08-26 |
|
2015-08-25 |
|
2015-08-24 |
|
2015-08-20 |
|
2015-08-12 |
|
2015-08-05 |
|
2015-08-03 |
|
2015-07-29 |
|
2015-07-30 |
|
2015-07-28 |
|
2015-07-27 |
|
2015-07-23 |
|
2015-07-22 |
|
2015-07-17 |
|
2015-07-13 |
|
2015-07-09 |
|
2015-06-09 |
|
2015-05-27 |
|
2015-05-13 |
|
2014-06-17 |
|
2014-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