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目前不僅出現「流動性風險」,導致作多股票,陷入上車容易下車難的困境,整體基本面也出現一些警訊,經濟部7/20公布具有「領先領標」意涵的6月份外銷訂單,不僅已連續3個月負成長,外銷地區除了美國之外,其餘地區更出現衰退的狀況。
此外,由於台股與外銷訂單從歷史資料顯示,具有正相關連動的關係,因此當台灣6月份外銷訂單掉到只剩下365.8億美元,年減5.8%之際,確實已埋下台股未來一季持續下跌的風險。可延伸閱讀:【如何用經濟數據在投資上賺錢?兼論領先指標】與【如何用經濟數據在投資上賺錢?再談領先指標】一文。
再者,另一個不利台股多頭後市的因素,在美國升息題材的支撐下,預估美元將再出現轉強的趨勢。
美元走強,從歷史的經驗中來看,對台股後市絕非好事,因為追蹤2000年以來,台股與美元指數的相關係數,基本上都是維持「負相關」的內容。其中2001年10月台股與美元指數的相關係數一度高達負0.8061,換言之,美元指數每上漲10%,台股就有下跌8.06%的壓力,即使到近幾年,台股與美元的相關係數,依然保持負0.43~負0.5的水準,換言之,這波美元指數再度轉強的趨勢,勢必將對台股造成下跌的壓力。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白金版》2015年7/22
【延伸閱讀】
2015-08-12 |
|
2015-08-05 |
|
2015-08-03 |
|
2015-07-29 |
|
2015-07-30 |
|
2015-07-28 |
|
2015-07-27 |
|
2015-07-23 |
|
2015-07-22 |
|
2015-07-17 |
|
2015-07-13 |
|
2015-07-09 |
|
2015-06-09 |
|
2015-05-27 |
|
2015-05-13 |
|
2014-06-17 |
|
2014-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