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市櫃公司每年合計配發出約7,000億元的現金股利,而這個源源不絕的現金收益,便成了這兩年政府在進行「稅改」時的頭號目標,繼去年提出「2%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之後,今年再提出現金股利的可扣抵稅利,從原先的100%扣抵,降為50%扣抵。
姑且不論政府調降扣抵稅率的合理性,已經嚴重違背「兩稅合一」原則,投資人會因此蒙受被扒兩層皮的損失,單就多付出的成本來討論,以中華電(2412)為例,若以每股配發5.3元的現金股利,持股人所得稅率在5%來計算,這兩年的稅改,足足讓持股投資人,每張多付出457元的成本,其中包括107元的補充保費,與350元可扣抵稅率的調降。
然而,面對政府目前動輒向「現金股利」要錢,慶龍預估,未來勢必會影響上市櫃公司配發「現金股利」的政策與意願,進而轉往「減資」或「實施庫藏股」來做為回饋股東的方式。
其實,相較於美股企業普遍不配發「現金股利」,台股企業現金股利的比率相對高出許多,主要的原因,當然還是順應台灣投資人的喜好,但隨著「領現金股利」會扒兩層皮,但如果以「減資,退還股東現金」或「實施庫藏股,拉高股價讓股東賺資本利得」這兩種方式,由於無須增加稅務上的負擔,因此不僅容易得到「大股東」的認同,更會反應在未來現金股利政策上的改變。
以近期台股中,宣布減資的企業為例,中光電(5371)去年獲利雖然創了近年新高,EPS達到2.68元,但公司回饋股東的方式,卻一改過去「現金股利」,而改以「減資」的方式,透過每股退還2.5元現金,不配發現金股利,來達到幫股東節稅的目的。
此外,能夠辦理退還股東現金減資的企業,還必須符合以下三個資格,(1)公司帳上現金很多,甚至超過股本的規模,(2)公司長期負債的比率很低,甚至達到「零負債」的水準,與(3)已經做好未來營運成長的準備,無須再投入大筆的資金,作為擴產、行銷費用、或研發等支出。
以中光電為例,2013年第4季,公司帳上的現金已經累積到164.99億元,不僅超過72.4億股本2倍之多,長期負債的金額也僅有1.74億元,因此在「高現金」與「低負債」自然有辦理「減資」的能力。
再者,由於減資可進一步縮減企業的股本,因此也有利於未來EPS的上揚,近年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耳溫槍大廠的百略(4103),在2012年年底辦理減資的過程,不僅每股退還股東1元的現金,股本縮減10%的結果,也造成日後獲利與股價節節高升的主因。
【延伸閱讀】
2014-06-13 |
|
2014-05-20 |
|
2014-05-15 |
|
2014-05-07 |
|
2014-04-22 |
|
2014-04-16 |
|
2014-04-14 |
|
2014-04-11 |
|
2014-04-10 |
|
2014-03-11 |
|
2014-03-10 |
|
2014-01-16 |
|
2014-01-10 |
|
2014-01-09 |
|
2014-02-17 |
|
2014-02-13 |
|
2014-01-07 |
|
2013-12-10 |
|
2013-12-09 |
|
2013-12-06 |
|
2013-11-28 |
|
2013-11-25 |
|
2013-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