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完了葛林布雷神奇公式中關於「盈餘報酬率」的計算方式,以及套用在台股1,478檔股票上所呈現的排行榜比序後,接下來要看的,就是關於「資本報酬率」的部分。
根據葛林布雷的定義,所謂資本報酬率的計算方式,為稅前淨利除以(淨營運資本+淨固定資產),淨營運資本是利用流動資產減去現金後所得之,而淨固定資產則是考量折舊後固定資產的總值。
「資本報酬率」的概念,有點類似台股投資人所熟悉的資產報酬率(ROA),不過相較於ROA涵蓋公司所有資產,葛林布雷的公式,在資產的認定上拿掉了現金、長期投資與其他資產,用意應該是為了更聚焦在本業活動的資產上。
明白了「資本報酬率」的計算方式,便可套用在台股所有上市櫃公司的評價上,整體而言,合計一共有1,476檔股票符合資格並陳列在排行榜中,其中近日與大立光(3008)爭奪台股股王寶座的漢微科(3658),資本報酬率為85.01%,名列第16位;至於前5名企業分別為志嘉(5529)、士開(5324)、尚凡(5278)、偉連(9912)與中再保(2851),不過由於這僅是初步的統計資料,因此僅作過程資料的呈現參考。
完成了「盈餘報酬率的排名」與「資本報酬率的排名」,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將兩者排名相加,合計數值越小者,總排名就越前面。
以勤誠(8210)為例,盈餘報酬率的排名為第47名,資本報酬率的排名為第90名,兩者合計相加所得的137分,放到1,466檔股票中比較後,總排名便可提升到第14名。
使用葛林布雷這套的選股邏輯,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協助投資人比較容易找到具有獲利基礎,股價又在低基期的好公司,然而,這份統計資料也有盲點的地方,就是無法排除某些企業短期獲利,因處分資產、或其他重大收益而暴衝的現象,因此還必須再一步審視與確認,才能鎖定真正的好標的。
以排名第一名的士開(5324)為例,能有如此傑出的排名,主要是歸功2013年Q2因認列「知田」和「初羽燦燦」兩筆營建個案所致,此外,第三名的黑松(1234)則是因為2012年Q4認列土地資產的處分利益,而造成稅前盈餘的突然暴衝。
換言之,透過葛林布雷指標所篩選的出來股票,只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它大幅縮小了研究股票的範圍,追蹤這些位在前段班排名的企業,將可以找到未來股價飆漲的好標的。
【延伸閱讀】:
2016-02-22 |
|
2014-06-23 |
|
2014-12-23 |
|
2014-03-17 |
|
2013-12-19 |
|
2013-09-18 |
【延伸閱讀】
2014-12-15 |
|
2014-09-11 |
|
2014-08-27 |
|
2014-01-09 |
|
2014-01-10 |
|
2014-01-16 |
|
2014-03-10 |
|
2014-03-11 |
|
2014-05-15 |
|
2014-05-28 |
|
2014-05-30 |
|
2014-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