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邏輯,假設生產一樣的標準型產品,但你的生產成本就是比競爭對手高出68%甚至貴上1倍2倍,那你的產品還會有市場競爭力嗎?而台灣DRAM產業,就是陷入到這樣的困境,生產出來的DRAM,成本就是比韓日廠商高出許多。
一般而言,DRAM產業的生產製程越高,成本也就會越低,30奈米的製程生產成本可以降到0.65美元,但如果是用45奈米製程生產,成本也只能降到1.1美元,兩者的差距就差到68%,如果是80奈米製程,成本更高達2.53美元,與30奈米生產成本的差距高達289%。
30奈米製程以韓系廠商三星、海力士為主,而台灣的廠商製程都在45奈米以上,茂德(5387)甚至還在用80奈米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結果,難怪最後會走向「下市」的命運。
台灣DRAM廠商悲慘命運還未結束,因為當韓國的三星已經用30奈米製程徹底擊垮台灣廠商之際,三星預計2012年又要再推進到20奈米製程,台韓製程競賽的差距也就越差越遠了。
【延伸閱讀】
2012-10-16 |
|
2012-10-08 |
|
2012-09-27 |
|
2012-09-13 |
|
2012-09-05 |
|
2012-08-16 |
|
2012-07-31 |
|
2012-07-30 |
|
2012-07-17 |
|
2012-07-16 |
|
2012-07-12 |
|
2012-07-10 |
|
2012-06-04 |
|
2012-05-29 |
|
2012-05-28 |
|
2012-05-23 |
|
2012-05-22 |
|
2012-05-15 |
|
2012-05-14 |
|
2012-02-29 |
|
2011-09-19 |
|
2011-07-18 |
|
2011-07-11 |
|
2011-07-08 |
|
2011-01-18 |
|
2011-01-17 |
|
2010-11-26 |
|
2010-10-22 |
|
2010-10-13 |
|
2010-09-27 |
|
2010-09-23 |
|
2010-04-22 |
|
2009-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