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慶龍逛超商的時候,看到小時候的零嘴科學麵,賣到一包10元,感到有些意外,畢竟印象中的科學麵,一包大概就是5塊錢的價格,沒想到這個兒時記憶的味道,竟然也悄悄地漲了一倍的價格。
1978年統一(1216)推出了以「乾吃」為訴求的麵食產品,廣受消費者的喜愛,至今雖然上市已超過40年的時間,成分與包裝在沒有太大的改變,價格卻一路從2塊半、漲到3元、5元、6元,到目前的10元,其憑藉的就是食品產業獨有的特色:只漲不跌。
相較於食品價格只會漲價,鮮少跌價的產業趨勢,電子產品不斷跌價與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顯然就成了共同的宿命,以1980年代IBM推出第一款桌上型個人電腦為例,當時售價高達6,000美金,如今顯示面板更輕薄了,CPU處理器更先進了,但售價卻掉到一台只要500美金。
換言之,過去40年,科學麵即使成份沒有太大改變,依然可以漲價4倍,但同樣的時間,一台要不斷升級硬體設備的PC,卻難逃跌價91%的宿命。
「只漲不跌」趨勢,同樣也反應在市場規模的增長上,以全球食品產業2002年到2017年期間為例,幾乎每年都能維持超過3%的成長力道(下圖表的黑色曲線),2011年以後甚至以每年超越5%的速度在增長。
此外,進一步追蹤全球食品產業的增長趨勢,以健康為訴求的食品(下圖表的綠色曲線),每年成長的幅度更甚於非健康訴求的食品,以2002年到2017年為例,2004年與2007年曾飆升到超過8%的年增率,近幾年雖然有些滑落,但2013年以後,幾乎都能以每年超過7%的速度在增長。
健康訴求食品的成長幅度優於非健康訴求的食品,相信是一個不難理解的產業趨勢,畢竟當全球社會普遍進入「高齡化」與「富裕化」的人口結構,相較於吃得飽的基本需求,更多消費者更在意要吃得安心與吃得健康。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18年9/5
更多內容,歡迎訂閱日報
【日報預覽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