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Mobile DRAM發展,爾必達近年來積極展開轉型,逐步減產標準型記憶體,轉而生產Mobile DRAM,其中位於廣島的12吋廠,超過8成產能已轉往生產Mobile DRAM。
根據2011年爾必達公布的第1季財報顯示,來自Mobile DRAM的營收貢獻,約占爾必達總營收約5成比重,這個數字,遠超過三星、海力士的2成比重,是所有日、韓DRAM大廠中,Mobile DRAM占營收比重最高的一家。
然而,在這場Mobile DRAM大戰中,韓國大廠三星(Samsung)還是最大的贏家。2010年開始,蘋果包下三星Mobile DRMA全部產能,讓三星一舉拿下全球Mobile DRAM市場近一半的市占率,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同業,也確立了三星在全球Mobile DRAM霸主的地位,而緊追三星之後的海力士(Hynix)、爾必達、美光(Micron),則分別拿下25%、20%、5%的市占率,總計光是日、韓記憶體大廠,就聯手壟斷了全球Mobile DRAM市場超過9成的市占率。
華邦電切入中低階容量市場 力晶、茂德與日商結盟
相較於日、韓記憶體大廠積極切入Mobile DRAM市場,台灣DRAM業者腳步就顯得落後許多,包含力晶、茂德、南科、華亞科等業者在內,2011年第1季Mobile DRAM占營收比重皆不到5%,僅轉型最早的華邦電,Mobile DRAM占營收比重達20%。
2010下半年開始,華邦電便已不再銷售標準型DRAM,轉而專注在利基型DRAM與一般手機使用的中低階容量Mobile DRAM生產,這種避開與日、韓DRAM大廠在智慧手機用高容量Mobile DRAM交戰的經營策略,讓華邦電在2010年打敗所有台灣DRAM同業,繳出了EPS近1元的好成績,卻也使華邦電未來恐怕難以分食智慧型手機高成長帶來的Mobile DRAM商機。
有鑑於此,力晶、茂德計畫透過爾必達技術授權的方式,來切入Mobile DRAM市場。力晶董事長黃崇仁更在4月底投下一枚震撼彈,宣布退出自有品牌標準型DRAM領域,專為爾必達代工生產標準型DRAM,再由爾必達無償提供力晶Mobile DRAM製程技術,未來的力晶,將朝向晶圓代工及Mobile DRAM的自有品牌經營。
力晶的大動作,忠實反應了DRAM市場的興衰,根據iSppli預估,2011年全球DRAM營業額為355億美元,較2010年的403億美元大幅衰退11.8%,產品平均單價(ASP)也將同步由2.61美元下滑到1.44美元,降幅高達44.7%;而在Mobile DRAM的部份,受惠於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2011年熱力不減,估計需求將會出現71%的大幅成長。
因此,在標準型記憶體與Mobile DRAM「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對於國內DRAM業者而言,唯有加快轉型腳步,才能在這場激烈的DRAM生存淘汰賽中,順利的存活下來。
【延伸閱讀】
2012-05-22 |
|||
2012-05-15 |
|||
2012-05-14 |
|||
2012-02-29 |
|||
2010-05-12 |
|||
2011-09-19 |
|||
2011-07-18 |
|||
2011-07-11 |
|||
2011-07-08 |
|||
2011-01-18 |
|||
2011-01-17 |
|||
2010-11-26 |
|||
2010-10-22 |
|||
2010-10-13 |
|||
2010-09-27 |
|||
2010-09-23 |
|||
2009-10-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