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的加碼點」又可分為「放量時加碼」與「放量後回測時加碼」兩種類型的操作策略。
(1)放量時加碼:
指的是當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量縮整理後,在某一天出現放量上漲時,在當天或隔天積極買進,也是一種較為積極的買進策略。
和突破高點時買進一樣,放量時買進只要對了,也能在短線上累積可觀的報酬,如下圖的陽明(2609)。
然而這樣的操作策略一旦錯了,也和突破高點時買進相同,容易套牢到短線上的高點,對於偏好中長線投資的投資朋友來說,很有可能會因為長時間的套牢造成持股信心鬆動,因此即使後來股價真的大漲了,卻也不容易賺到大漲時的報酬,如圖例中的櫻花(9911),若投資朋友是買在黃色圓圈放量的位置,就很有可能因為長時間的套牢,使得當股價好不容易回到成本時就將持股賣出,結果反而錯失了櫻花(9911)後來的大行情。
(2)放量後回測時加碼:
指的是在股票出現放後,耐心等待量縮回測的買進時機進場「佈局」,由於這樣的操作策略在買進成本上較具優勢,也比較能夠忍受股價在上漲過程中的震盪,因此是偏好中長期波段操作的投資朋友很常運用的一種操作策略。
每一種操作策略都有其優缺點,當然「放量後回測加碼」也不例外,就以同一檔個股麗嬰房為例,在下圖黃色圓圈處就沒有回測到理想的買進位置,也會錯失掉後來的大行情。
最後要提醒投資朋友的是,無論哪一種的操作策略,在成功率上都沒有100%的成功率,因此「停損機制」的建立,就有絕對的必要性。
停損機制的建立,最大的目的就是防止「重大失敗」的發生,如下圖的遠百(2903),無論是用任何一種操作策略進行買進時,如果沒有適當的停損機制,那麼很容易出現高達70%以上的帳面虧損,一旦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時,想要用剩餘資金在股票市上裡「東山再起」,恐怕就不是1~2年內可以辦到的事情了。
【延伸閱讀】
2011-05-20 |
|
2010-11-25 |
|
2010-12-02 |
|
2010-12-09 |
|
2010-12-16 |
|
2010-12-23 |
|
2010-12-30 |
|
2011-01-06 |
|
2011-01-13 |
|
2011-01-20 |
|
2011-01-27 |
|
2011-02-10 |
|
2011-02-17 |
|
2011-02-24 |
|
2011-03-03 |
|
2011-03-10 |
|
2011-03-17 |
|
2011-03-31 |
|
2011-04-07 |
|
2011-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