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家短評】
去年中信金(2891)買下大都會人壽後,台新銀行已成為國內開放平台架構下年度保費最高的機構,而以今年第1 季台新銀保險佣金收入與基金手續費收入在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占比約為7:3來看,透過購併成立自己的保險公司,補齊台新金(2887)本身在銀行、證券、投信投顧、保險中最缺乏的一塊業務版圖,這個動作確實有其必要性。
【延伸閱讀】
2012-03-21 |
|
2012-02-06 |
|
2012-01-02 |
|
2011-12-09 |
|
2011-12-05 |
|
2011-09-05 |
|
2011-03-22 |
【今日最大誌】
消息人士昨(29)日透露,台新金正評估收購國際紐約人壽在台子公司,雙方已簽署「一對一」洽談的保密協議,5月底前有效。台新金若是成功收購,將激化金控間的競爭態勢。
截至去年底,台灣紐約人壽累積虧損36.67億元,加上國際會計準則(IFRS)中的「保險合約會計」第二階段實施後,有增提準備金與增資壓力,這項收購案的成交價,可能創下國內保險史上「不到1元」、甚至賣方要「貼錢」給買方的紀錄。
針對台新金要買紐約人壽一事,台新金財務長兼發言人林維俊及紐約人壽總經理林順才昨天均表示,「不評論個案」。
台新金出售台証證後,帳上可自由運用的現金有100多億元,在國內16家金控中銀彈最為充沛。一旦成功併購紐約人壽,資產規模將從2,622億元提高到3,396億元,逼近民營第二大金控富邦金的3,621億元規模,在銀行保險市場也可與中信金相抗衡。
市場人士分析,台新金若併紐約人壽,將有三大好處。首先是為台新金財富管理客戶量身打造適合的保險商品;其次有利台新金打造銀行、保險的獲利雙引擎;第三,台新金在證券、銀行的短期資金之外,另有保險的長期性資金可以運用。
總部在美國的國際紐約人壽集團,近幾年陸續撤出海外市場,目前只剩台灣與墨西哥有據點,香港、韓國與泰國已分別在2010年及2011年出售。林順才說,出售與金融風暴無關,而是母集團專注美國本土的利基市場。
消息來源表示,紐約人壽在兩周前主動找上台新金洽談此事,由美國母公司直接與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等人談判。雙方都沒有委託財顧,為展現誠意,彼此都做了犧牲。
據了解,台新金原本要參加4月20日截止的加拿大商宏利人壽在台分公司標售,但最後並沒去投標。紐約人壽在台子公司原本也要舉行標售,有意投標者還包括旺旺集團等,但也已為此而更改遊戲規則。
消息人士說,紐約人壽更喜歡台新金,因此與台新金簽「一對一」洽談的備忘錄。紐約人壽去年底帳面淨值39.85億元,但累積虧損達36.67億元,台新金應不必籌資就可交易。
【2012/04/30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