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政府積極推動與陸客觀光醫療商機加持下,國內醫美、健檢等泛醫療產業快速成長,而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高達8成9的上班族有意投入泛醫療相關產業,醫美健檢產業儼然成為台灣最熱門的明星產業之一。為了進一步掌握國內醫美與健檢的市場商機,慶龍前進第一線獨家專訪國內醫美市場具有寡佔地位的曜亞(4138)總經理任中杰。
2012年1月2日行政院正式開放中國大陸民眾以醫美、健檢名義,申請來台進行醫學美容與健康檢查的觀光旅行團,而根據兩岸觀光小兩會(台旅會與海旅會)的協商,將擴大陸客來台自由行的試點城市,由目前的北京、上海與廈門3個城市,再增加7至10個城市,同時陸客來台自由行每日人數上限,也將從目前500人,調高到1,000人。
政策大開方便之門,引爆陸客來台的醫療觀光商機,如果以國外旅遊期刊推估,自由行遊客約有3%至5%的此類服務需求,那麼每年將帶來超過1萬人次醫學美容與健診的市場商機,旅行商業同業公會也以平均每人消費4萬元預估,未來台灣健檢與醫美兩者合計的年產值可望上看400億元新台幣。
「醫美產業其實沒有什麼新的技術,而是尋找出醫療以外的新應用,」國內美容儀器市占率超過6成5的曜亞國際總經理任中杰說,例如脈衝光、電波拉皮、雷射魔顏、飛梭雷射等國內高人氣美容儀器所用的雷射技術,20、30年前在美國早就已經被廣泛運用在除毛、除刺青等醫療行為上。
綜觀全球醫美產業,過去美國一直是全球醫學美容服務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根據美國美容整形醫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ASAPS)統計,2008年全球醫學美容服務市場規模約為230億美元,這其中,光是美國市場規模就高達105億美元,占總比重45%,也因此,美國消費者的喜好,往往牽動著全球醫學美容產業的變化。
然而,2008年金融海嘯深深影響美國經濟表現,讓以自費為主的醫美市場受到嚴重衝擊。
「金融海嘯前,美國民眾是願意向銀行貸款來做醫學美容服務的,」任中杰說,然而,就在金融海嘯過後,美國人飽受信用擴張之苦,心態也轉趨保守,不敢再擴大信用做醫學美容,也讓美國醫美市場在2008~2009年遭遇前所未見的衰退,包括Palomar、Candela等許多業者紛紛出現虧損的狀況。(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2013-01-08 |
|
2012-11-09 |
|
2012-09-28 |
|
2012-08-30 |
|
2012-06-28 |
|
2012-06-06 |
|
2012-06-05 |
|
2012-05-07 |
|
2012-04-11 |
|
2012-02-22 |
|
2012-02-01 |
|
2011-11-29 |
|
2011-11-14 |
|
2011-09-27 |
|
2011-09-14 |
|
2011-09-01 |
|
2011-08-30 |
|
2011-08-04 |
|
2011-07-15 |
|
2011-06-27 |
|
2011-06-23 |
|
2011-04-25 |
|
2011-04-06 |
|
2011-03-22 |
|
2011-02-15 |
|
2010-11-30 |
|
2010-10-28 |
|
2010-10-07 |
|
2010-09-24 |
|
2010-08-13 |
|
2010-07-08 |
|
2010-06-15 |
|
2010-05-26 |
|
2010-04-20 |
|
2010-03-30 |
|
2010-03-22 |
|
2010-03-15 |
|
2010-02-04 |
|
2009-11-27 |
|
2009-11-13 |
|
2009-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