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假設一檔股票根據綜合的評估之後,股價來到目標價的機會非常高,預估潛在的獲利有70%,那為什麼要在賺了30%之後,就先行獲利了結?唯一的考量,就是未來可能存在「不確定的風險」。
然而,既然是不確定的風險,那發生的機率也絕對不是100%,如果此時投資人100%賣掉一檔潛力股,那最後的結果就有可能100%錯失後續賺大錢的機會。
以2009年~2010年《投資家日報》的唐鋒(4609)為例,2009年9月慶龍領先市場發掘到具有中國小家電題材的唐鋒(4609),雖然唐鋒冷門股的股性,市場資訊不多,但慶龍仍然憑藉詳實的基本面研究,總結出一個重要的投資結論:唐鋒(4609)股價下跌的風險有限,但上漲的利潤卻可能是暴衝。
時間進入到2010年1月底,由於當時《投資家研究團隊》預估台股將出現1,000點以上的回檔修正,因此在風險的考量下,決定以22.5元的價格,賣出成本在18.5元的唐鋒(4609),實現獲利22%。
然而這一筆投資結果的發展,台股大盤真得如先前的預估,回檔了1,000點,日報也實現了唐鋒22%的投資獲利,但真正的結果卻是喪失了後續高達1,000%(10倍)的投資利潤。
唐鋒(4609)的操作經驗,雖然帳面上是以獲利收場,但對慶龍而言,卻是一個重大的挫敗,而挫敗的理由就是慶龍已經領先了市場大半年,發掘出唐鋒這檔潛力股,並且在18.5元的價格逢低布局,但最後的結果卻僅有小賺22%。
這一次的教訓,讓慶龍體驗到投資市場的一個道理:已經作足研究功課,並且極力看好的股票,不要隨便亂賣,即使大盤可能遭遇大幅回檔的風險。
【延伸閱讀】
2012-03-07 |
|
2012-03-01 |
|
2012-02-13 |
|
2012-01-17 |
|
2012-01-09 |
|
2012-01-04 |
|
2011-12-28 |
|
2011-12-20 |
|
2011-12-16 |
|
2011-12-13 |
|
2011-11-28 |
|
2011-11-21 |
|
2011-11-10 |
|
2011-11-04 |
|
2011-10-31 |
|
2011-10-14 |
|
2011-10-04 |
|
2011-09-30 |
|
2011-09-08 |
|
2011-09-02 |
|
2011-08-10 |
|
2011-07-20 |
|
2011-06-24 |
|
2011-06-09 |
|
2011-06-03 |
|
2011-04-22 |
|
2011-02-25 |
|
2011-01-28 |
|
2011-01-19 |
|
2011-01-11 |
|
2011-01-04 |
|
2010-12-28 |
|
2010-12-07 |
|
2010-11-03 |
|
2010-10-15 |
|
2010-10-06 |
|
2010-09-20 |
|
2010-09-01 |
|
2010-08-24 |
|
2010-08-04 |
|
2010-07-12 |
|
2010-07-09 |
|
2010-06-23 |
|
2010-05-27 |
|
2010-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