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場中,即使做了再多的投資分析,但回歸到決策買賣的過程,如果無法克服人性中「貪婪」與「恐懼」的弱點,仍舊無法創造出優異的績效報酬,這也是《投資家日報》企業標誌中,所要傳達訴求的想法:投資是一門「克服人性」的學問。
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慶龍就會想要跟各位投資朋友分享一些「投資心理學」的議題,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幫助大家,更清楚了解真正能「創造財富」的贏家思維。
一般投資人看到每天市場中的漲漲跌跌,內心最大的期待莫過於手中的股票都可以紅通滿面,除此之外,也由於「急著想要賺錢」,因此對於那些「不漲」的股票,常常也會出現「不耐煩」想要「換股」的念頭。
以股價漲跌做為判斷的依據,普遍存在一般投資大眾的想法觀念中,但這卻是一個「倒果為因」的謬思。
整體而言,「公司的基本面」與「股價長期的走勢」其實是一種因果的關係,基本面好,股價長期的表現自然就會好,基本面不好,股價長期的表現自然也就不好。
因此投資人真正值得花費心力關注的議題,絕對不是每天的「股價走勢」,而應該是「公司基本面」的狀況,用「好價格」投資到一家「好公司」,長期而言,一定就能創造出「好」的投資績效。
以晶圓代工雙雄台積電(2330)與聯電(2303)為例,近幾年兩家公司的發展卻大相逕庭,台積電「深耕本業」的經營策略,與聯電「三心兩意」的經營模式,不但導致這兩家公司在晶圓代工產業的競爭力,產生結構性的改變,也直接反應在股票的長期走勢上。
台積電不斷提升本業競爭力的努力,讓過去八年投資到台積電股票的投資人,考量除權息的影響之後,創造出330%的績效報酬,然而,同一時期投資人若買到聯電的股票,持有八年的時間,不但沒有利潤可言,股價反而還下跌了28%。
台積電股價「向上走」的趨勢,與聯電股價「向下走」的趨勢,其實都只是反應兩家公司「基本面」的轉變,重點還是先有基本面的「因」,才會有股價走勢的「果」。
總結而論,股票投資的重心,應該是要放在「公司基本面」的議題上,而非「股價」每天的交易訊息中,如此才能以更理性的角度更從容的態度,去看待真正能讓投資人「安心賺大錢」的贏家策略。
【延伸閱讀】
2009-10-27 |
|
2009-11-18 |
|
2009-11-19 |
|
2009-12-21 |
|
2009-12-31 |
|
2010-04-01 |
|
2010-06-23 |
|
2010-08-04 |
|
2010-08-24 |
|
2010-08-26 |
|
2010-09-20 |
|
2010-10-06 |
|
201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