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網購市場的快速崛起,不僅讓捷迅(2643)董事長顧城明開始推動轉型計畫,將公司客戶結構,從完全依賴廠商企業件,新增到電商網購的個人件(編按:佔營收比重從2015年13%,上升至2018年22%),而兩者差別,企業件單一且量大,業務較單純,個人件多元且量少,雖然業務較複雜,但由於解決跨國電商庫存管理與物流配送的問題,因此也提供業者較好的利潤空間(編按:毛利率從2015年5.02%,跳升到2018年15.42%)。
舉例來說,消費者在網購平台下單之後,從工廠提貨,到申報出口、空運海外,進口報關、運抵倉庫後的檢貨與出貨、到最後一哩路發送到消費者手裡,其層層關卡都增加物流的複雜度,而捷迅(2643)的工作,就是提供一段式的整合服務,簡化跨國電商處理程序;截至今年第2季,捷迅每日處理的包裹物件已達2萬到4萬件,配送區域包括台灣、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地。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18年11/6
日報從捷迅(2643)股價在30.8元開始追蹤,至今最高漲至125元,
最高漲幅已達305%
【日報預覽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