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挑剔的財務結構,一直是慶龍在檢視訊連(5203)財報時,最直接的看法,不僅完全「零負債」,公司2016年Q2帳上的現金甚至累積到34.10億元,以股本9.69億元計算,每股隱含現金高達35.19元,此外,由於資本公積也達到16.04億元的水準,因此未來不管是要多配發現金股利,還是辦理現金減資、實施庫藏股等,都完全具備財務操作的空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時的訊連,曾經辦理過「現金減資」,當年度除了每股配發7元的現金股利之外,還多加發2元的現金減資,因此,在已有前例下,不僅顯示訊連的董事會對「現金減資」採取較開放的心態,未來再度辦理現金減資的機會也會較大。
從去年開始,慶龍便主張台灣的許多企業不僅具備「現金減資」的財務條件(現金多+低負債+已做好成長準備),更是創造股東與公司最大利益的雙贏策略。
畢竟隨著富人稅上路(個人年所得超過1,000萬元,將課徵45%的所得稅),以及現金股利可扣抵稅率減半的雙重影響,已經有許多上市櫃公司,為了減輕大股東的稅務負擔,因此紛紛採取「現金減資」的財務操作,一方面達到可將公司盈餘分配給股東,又不需要被課稅的目的,另一方面,減資後股本的縮減,也將有利於EPS提升,進而帶動未來股價的上揚。
相關的分析論點,可延伸閱讀:【現金減資可創造股東與公司最大利益,以邦特(4107)為例】一文。
【延伸閱讀】
2016-11-04 |
|
2016-11-03 |
|
2016-10-25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