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由於本身兼具堅韌、耐磨,延展性、導熱與導電皆佳等條件,因此被廣泛地運用在工業的生產製造上,其中跟台灣產業較息息相關的,包括PCB印刷電路板、電源供應器、EMS電子代工、鍵盤、散熱與連接器等產業。一般而言,由於銅的原物料成本,佔上述各產業的銷貨成本比重大約落在8%~25%之間,因此當國際銅價每上漲,或每下跌10%時,將對相關廠商的營業利益,便會產生4%~30%之間的負面,或正面影響。
以連接器廠商為利,由於銅佔整體銷貨成本的比重高達20%~25%,因此當國際銅價每下跌10%時,就可提升廠商的營業利益率約10%~30%,此外,PCB印刷電路板的銷貨成本中,銅的比重也高達15%~20%,因此每下滑10%的銅價,便可挹注12%~14%的廠商營業利益。
換言之,回顧前一波倫敦LME銅價,從2014年9月時的每公噸6,968美元,下跌到2015年1/22的5,696美元,快速大跌18.25%的背後,似乎可為上述產業中的相關廠商,直接帶來成本顯著下降的益處。
然而,一個有意思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國際銅價的劇烈波動,雖然會影響到相關廠商的營業利益,但對股價的影響,似乎又沒有這麼直接相關。
以PCB大廠健鼎(3044)為例,追蹤2003年以來股價與國際銅價的相關走勢,相關係數竟只有0.0048,換言之,國際銅價的漲與跌,對健鼎(3044)的股價似乎沒有直接的正關聯;相同的狀況,也發生在連接器廠商正崴(2392)身上,追蹤2003年以來,正崴(2392)股價與國際銅價的相關係數竟為0.5871。
總結而論,銅價的大幅下跌,雖然會對相關廠商造成成本下降的好處,但對股價而言,則是沒有任何直接挹注的效果。
【延伸閱讀】
2015-11-05 |
|
2015-09-11 |
|
2015-08-06 |
|
2015-01-07 |
|
2014-07-21 |
|
2014-06-11 |
|
2014-06-03 |
|
2014-04-29 |
|
2014-03-06 |
|
2014-02-07 |
|
2013-12-13 |
|
2013-10-28 |
|
2013-09-17 |
|
2013-09-06 |
|
2013-08-23 |
|
2013-08-21 |
|
2013-08-05 |
|
2013-07-30 |
|
2013-02-28 |
|
2013-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