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擁有藥證的多寡,決定未來農藥廠商長期發展的競爭核心,擁有藥證的企業才能販賣商品,才能擴充通路,而沒有能力取得藥證的企業,就只能走向「幫有藥證的公司代工」或「萎縮凋零」的命運。
惠光(6508)在農藥(植物保護劑)部分,每年提撥營收的10%(約1億元),作為資本支出的投資,其中75%作為藥證的投資,包括5,000萬用於全球藥證的登記,2,500萬元用於研究設備的採購,讓研發的效率可以建立在精良的儀器配合上,也同步大幅提升惠光在申請藥證時資料與數據的準確性,除此之外,自動化設備更新與工作環境改善每年則約投入2,500萬元的經費。
整體而言,藥證的申請,是一項「費時」又「所費不貲」的投資,每支藥證少說要花費2-3年的時間,如果要打入歐美市場,至少要5年之久,才有可能通過檢驗的標準,並取得政府的許可認證,至於費用的部分,則依國家的開發程度有所不同,未發國家約3萬美元(折合台幣約90萬),而歐美先進國家由於採取高規格的審查標準,因此廠商要投入當地市場的藥證申請,沒有拿出個200萬~300萬美元(6,000萬~9,000萬元)的本錢,很難通過登記。
惠光(6508)今年在藥證登記的投資,有一「現在進行式」,也有一「開花結果」,現在進行式的是歐盟,而開花結果的就是全球第三大農藥消費國巴西,2012年已取得除草劑的藥證(投入約5,000萬台幣),預估未來每年將可以貢獻超過1億元以上的營收。
隨著藥證的投資陸續進入開花結果期,董事長陳榮東認為:「農藥部門每年維持兩位數(10%以上)的成長,將不成問題。」加上目前惠光在台灣與上海的生產設備規模,已經擴產到足以應付3倍以上,約營收20億元的業務量,因此未來幾年,將沒有任何的大型設備擴充計劃。
【延伸閱讀】
2012-08-31 |
|||
2012-08-20 |
|||
2012-04-10 |
|||
2011-11-01 |
|||
2011-06-27 |
|||
2011-06-08 |
|||
2011-06-07 |
|||
2011-05-19 |
|||
2010-09-30 |
|||
2010-09-29 |
|||
2010-09-06 |
|||
2010-08-06 |
|||
2010-01-21 |
|||
2010-01-20 |
|||
2009-12-30 |
|||
2009-12-30 |
|||
2009-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