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慶龍在裝修新家(2房2廳)的過程中,除了添購沙發、餐桌等家具之外,也選購了一些必要的家電產品,包括了3台冷氣、2台除濕機、2台電視、1台冰箱、1台洗衣機,其中消費最大的就屬冷氣機,佔了家電產品預算的50%,然而由於台灣炎熱的天氣,一個空間配備一台冷氣,也就成了必要的消費支出。
32211這是一個有趣的數字變化,解釋在一般的家庭消費中,各項家電產品的比重,簡單來講,一個家庭只需要有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機,但空調設備(包含冷氣、除濕機或暖氣等)的多寡則會與房間的數目成等比例的增加,房間越多所需要的空調設備也就會越多。
上述的實際例子,正反應了一個產業的內容,而相同的邏輯概念也出現在中國大陸近幾年的消費趨勢上。
2010年4月外資瑞士銀行(UBS)曾針對中國大陸的消費趨勢,做了一份「未來10年中國大陸最具有潛力商品」的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中,直接表明「空調」將是未來十年內中國成長最快速的商品,年複合平均成長率將高達18.2%。
瑞士銀行的這份研究報告,考量的因素包括:
(一) 不同收入階層對各項商品(服務)的消費能力與意願。
(二) 不同區域的文化差異。
(三) 不同產品的平均使用年限。
針對空調、啤酒、電腦、紙尿片、國內休閒旅遊、快餐、冰箱、壽險、奢侈品、牛奶、手機、新車、女性衛生用品、洗髮精、潤膚露、運動鞋、菸草、衛生紙、牙膏、補習、電視機、洗衣機及洗衣粉等23種民生消費品,做出未來10年的成長預估,其中空調(+18.2%)、奢侈品(+16.8%)、運動鞋(+15.7%)、啤酒(+15.4%)、快餐(15.1%)等五項產品分別名列前五名。
【延伸閱讀】
2012-02-24 |
|
2012-03-09 |
|
2011-12-30 |
|
2011-08-01 |
|
2011-03-30 |
|
2010-10-21 |
|
2010-05-24 |
|
2009-10-13 |
|
2009-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