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家短評】
英特爾(Intel)第一季財報讚、第二季展望優於市場預期,顯示雲端商機正日益擴大。而執行長歐德寧信心滿滿表示今年個人電腦銷售量將有兩位數成長的言論,似乎暗示著市場「有可能」高估了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對於個人電腦的影響。
英特爾的好表現,給了技嘉(2376)、微星(2377)、大聯大(3702)等英特爾概念股一劑強心針,不過有鑑於日本強震對於供應鏈的影響要等到5、6月才會真正明朗,再加上PC供應鏈成長性確實不如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因此在投資上,最好還是謹慎為宜。
【延伸閱讀】
2009-10-16 |
|
2010-04-15 |
|
2010-07-16 |
|
2010-07-19 |
|
2010-09-03 |
|
2010-09-03 |
|
2010-09-21 |
【今日最大誌】
受惠於所有產品部門營收成長,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上季獲利亮眼,對本季的展望更優於市場預期,無視於個人電腦(PC)銷售成長減緩可能衝擊該公司獲利的隱憂。英特爾股價20日在美股早盤應聲大漲逾7%。
英特爾19日表示,年度第一季淨利為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4.4億美元成長29%;不計特定項目的每股盈餘為59美分,高於一年前的每股43美分,和市場預測的每股46美分。
第一季營收較一年前增加25%至128億美元,優於湯森路透訪調分析師預期的115.9億美元;毛利率為61%,雖較去年第四季的67.5%下滑,但約符合市場預期的61.28%。
英特爾資料中心部門的表現尤其搶眼,營收激增32%,原因是雲端事業蓬勃發展,帶動伺服器、儲存和網路裝置的需求。另外,Stifel Nicolaus公司分析師卡西迪說,英特爾的強勁財報顯示,平板電腦等小型裝置對PC需求的衝擊程度沒有某些人所想的那麼嚴重。
英特爾預測,本季營收將介於125億美元至133億美元之間,遠優於市場預估的118.7億美元;本季毛利率則預估為62%。英特爾股價20日在紐約股市早盤大漲7.4%至21.34美元。
英特爾總裁兼執行長歐德寧(Paul Otellini)說:「我們認為本季所有市場、部門和地區的業務,都會出現強勁成長。」他預期今年全年營收可望成長逾20%,其中多數增幅來自資料中心事業群。
歐德寧說,日本地震雖迫使英特爾關閉日本辦公室,但未嚴重衝擊其供應鏈;財務長史密斯也說,日本地震造成的電子產品零件供應短缺,並未阻礙其晶片生產。
英特爾似乎也已扭轉新產品出現瑕疵的困境。英特爾2月推出Sandy Bridge處理器後,因搭配的晶片組出現瑕疵而延遲出貨。英特爾主管說,這個問題並未衝擊公司獲利。
【2011/04/21 經濟日報】